在乡村振兴这条赛道上,浙江在2003年就已起跑。这一年,浙江省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此后15年,这项工程造就了数个美丽村庄,也为乡村振兴积累了经验。
2019年,“千万”工程收官的第二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未来社区”的概念,同年,浙江衢州在下辖的6地分别遴选出一个重点村,开始进行农村版“未来社区”的先行先试。2022年年初,通过总结试点经验,浙江确定了100个第一批未来乡村建设试点村。
确定第一批试点村的同时,浙江省公布了《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未来乡村建设将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定位,打造产业、风貌、文化、邻里、健康、低碳、交通、智慧、治理等九大场景。
当下,能源已经是不少场景中的“标配”。
偏远、闭塞、落后……这些很多人对乡村的印象,在过去10年中已被彻底刷新。今天,放眼浙江农村,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四通八达的道路、触手可及的网络以及输送清洁能源的电缆。
经过多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截至目前,浙江省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9567%,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用电和城市用电趋向同质。
未来乡村试点村之一的浙江湖州德清县仙潭村位于莫干山北麓,是莫干山民宿核心集聚区之一。在民宿产业兴起之前,这里的村民一直以毛笋粗加工、牲畜养殖等传统农业为营生,常住人口不到1000人。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当地人盘活民宿资源,走出了一条乡村共富之路。同时,当地供电公司运用数字化电网规划平台,及时回应民宿快速发展带来的电力负荷增长需求,开展环莫干山区域电网改造升级,保障了产业发展用电需求。为民宿量身定制的“绿聚能”智慧用能管理系统,让民宿负责人能够实时掌握民宿用能情况,并结合游客入住情况,精准启停相关设备,既守护了绿水青山,也促进了民宿整体用能效率提升、用能成本下降。
在此基础上,国网浙江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浙江电力”)加大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推动网架结构和装备水平升级,满足农村水利、公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用电便捷接入,推进数字化智慧应用,加快乡村从“用上电”向“用好电”转变。
通过光伏发电与农业、旅游业耦合发展,拓宽光伏应用前景也将促进乡村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发生显著变革,为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新动能。通过持续推进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现代农业“三园”等经营主体电气化自动化改造升级,浙江在诸多地方的农村实现了高标准农田等配套电力设施建设,将电源接入点延伸至田间地头,加快电气化育苗、种植、畜牧水产养殖技术应用,培育乡村产业绿色优势,推广粮食播种、收割等设备租赁服务,减少农户投入成本。
一辆辆电动汽车带着满格续航,从乡村的晚霞光晕中驶入夜色。在浙江乡村中,这已是寻常景象。
除了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加快农村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国网浙江电力持续提升乡村生活绿色福利,推进车联网平台向农村地区延伸。
绿色电气化是未来乡村的“标配”。作为未来乡村的试点村,浙江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村将在今年6月率先步入“不停电”的100%绿电生活。
据了解,景宁全县清洁电源占比100%,大均村目前也已形成以水电为主、光伏发电为辅的清洁能源供电格局。随着移动式电池预制舱储能设备的安装完成,大均村的“线路微网”即将投入运行。
这个移动式储能装置就像一个超大号“充电宝”,可存储同一条线路上多余的光伏、水电发电量,同时实现全景监控、科学调配。投运后,可解决电网潮流大进大出的问题,让大均乡总装机容量6000千瓦的7座小水电站和总装机容量1000千瓦的3座分布式光伏电站更加游刃有余地运行,实现清洁绿色电能的功率平抑和有序输送。同时, “充电宝”还可以让乡村在离网状态下实现3小时的稳定供电,推进乡村100%的绿电供应和使用。
国网浙江电力还将大力开展农村“近零能耗”住宅试点,推广电炊具、电采暖等高能效设备应用,引领乡村绿色用能新风尚,推进垃圾治理、污水处理等电气化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据此前发布的新时代乡村电气化三年行动计划,国网浙江电力力争于2022年完成1500个新时代电气化村建设的目标,到2023年,助力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农村生活现代化取得突出成果,完成2500个新时代乡村电气化村的建设工作。
在此基础上,国网浙江电力也将加速推进乡村用能绿色转变,推动农村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发展,加大分布式能源并网消纳,推广储能技术应用,助力农村地区节能减排。
乡村,总是在唤醒人们对过往生活的回忆;而未来乡村除了这份“乡愁”,还将多一份现代感。
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正是支撑这份现代感的基础。当下,国网浙江电力正在加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光伏、风能、生物质等多能耦合应用,构建“智慧能源+绿色生态”智慧用能体系,推动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实现清洁能源智慧配置。
从山区看向大海,舟山嵊泗县花鸟岛片区被列为未来乡村试点村。在这里,能源利用将变得更加智能。
花鸟岛片区有风能、光能、海洋能等多种可再生能源共生互济,港口岸电、渔业养殖、水产冷冻、智慧民宿等负荷具有较大增量幅度和柔性调控裕度,具备打造高比例风光微电网试点项目的条件。
以花鸟岛为“实景图”,当地供电公司率先推动“零碳智慧岛”实施:北斗通信遥控开关、智能配电变压器终端等数智化设备改造落地,推动台区和配电网智能设备全覆盖,构建安全高效的柔性交流输电网和可靠灵活的主动配电网。
在这个岛上,20兆瓦风电和屋顶分布式光伏源源不断地生产清洁能源,片区波浪能项目加速落地,能源微电网加快建设,分布式电源能够广泛接入和有效互动,能源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充分消纳。一个“互联互济、互联互通、互供互备”的区域绿色能源生态圈将就此形成。
国网浙江电力还积极探索信息共享新模式,推动乡村用能数据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助力乡村综合智慧治理。
一系列数字化相关的尝试已经展开。国网嘉兴供电公司运用大数据研发了“乡村低碳指数地图”,统计单位内清洁能源发电量占用电量的比例,形成以“红、黄、绿”三色为区间划分的低碳指数地图,并分析村民通过清洁能源发电所获得的户均收益,从而直观展示当前区域内绿色低碳发展成效和所带来的富裕成效。
地图不仅能为政府推广村域内的清洁能源发电提供数据支撑和导向,也为进一步挖掘村域内的新能源潜力提供了依据。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比值越低,也就是红码,说明这个区域发展新能源的潜力也就越大,我们可以做的工作也就越多。”嘉兴秀洲油车港供电所所长沈超伦说。
同时,供电所作为连接农村居民用电“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点位,其自身的数智化建设也将持续强化。
国网浙江电力将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供电所管理综合协调机制的作用,推行立体服务模式,深化“网上国网”App等大数据应用,丰富适应“三农”用电需求的线上服务应用场景,让供电服务更高效、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