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民航碳排放“硬骨头”

2022-05-26 11:2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浏览:  

可持续航空燃料是控制民航业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关键技术手段,是民航业碳减排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必须加快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

近期,受国际油价上涨等因素影响,非洲多个国家面临航空燃油供应短缺,一些航空公司出现因缺油被迫取消航班的情况。考虑到我国充足的航油产能和能源保供力度,类似情况在我国出现的概率较低,不必过于担忧。但从中长期看,航空燃料替代是我国民航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棘手问题。

与电力行业相比,民航业算不上碳排放超级大户,受关注度不高。但要论降碳难度,民航业却是名副其实的“困难户”,必须重点关注。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从2013年到2019年,全球民航运输业碳排放量已超过国际民航组织预测数值的70%。气候行动追踪组织将航空业碳中和发展目标进展评为“严重不足”。如果不加控制,到2050年全世界将有25%的碳排放来自航空业。

我国民航业脱碳形势同样严峻紧迫。从国际看,联合国下属的国际民用航空组织于2016年通过了国际航空碳抵消和减排计划,要求航空公司对国际航班超出基准线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补偿,国际航线将背负更大的碳减排压力。从国内看,随着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我国民航运输规模还将持续扩大,航空煤油消费产生的碳排放也将不断攀升。从行业看,民航领域极高的投资成本、较长的研发应用周期以及超高的安全性要求,使其成为最难实现近零排放的领域。

如何实现民航业有效降碳?航空运输业碳排放主要有三大来源:飞机航空燃油燃烧、与飞机相关的地面排放和航空相关的电力使用等,其中航油燃烧约占总排放量的79%,是民航业碳排放的大户。因此,民航业减碳最高效的做法是在航空燃料替代上做文章。

目前,全球广泛研究且可行性较高的能源替代方案有电动化、氢能化、可持续航空燃料三种方式。从技术层面来看,电动化、氢能化等方式难以在中短期内取得重大进展并对碳减排提供有效帮助。先看电动飞机,在现有电池技术下,受限于电池功率,支持飞机长途飞行所需电池组过大过重,且安全性也存在隐患,电动飞机尚不具备在大型客机中推广的可能。再看氢动力飞机,氢单位体积能量密度偏低,对于相同能量的燃料,储存液态氢所用的加压燃料箱体积约为常规飞机油箱的4倍,且燃料箱必须广泛绝热并增压,这些严苛的条件将限制氢动力飞机普及。

从技术及已有商业应用角度看,中短期内,可持续航空燃料将成为航空运输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力。可持续航空燃料具有与常规航油几乎相同的特性,主要分为可持续航空生物燃料和可持续航空合成燃料。在保证飞行动力的前提下,航空运输业可比一般航油减少80%的碳排放,且航空公司几乎不需要对飞机进行改装便可直接使用。因此,多数国家将可持续航空燃料看作航空业减排突破的关键。目前,全球已有超过40家航空公司的30万个航班使用了可持续航空燃料。

近年来,可持续航空燃料在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突破。2014年2月份,中国民航局向中国石化颁发了技术标准规定项目批准书,为国产可持续航空燃料的商业应用铺平了道路。同时,我国先后完成了航空生物燃料验证飞行和载客商业飞行。

不过,迄今为止可持续航空燃料在我国尚未大规模商业应用。首要原因是生产成本高昂,不同生产技术对应的可持续航空燃料成本是传统航空燃油的2倍至3倍。现阶段,航空公司无法承受用可持续航空燃料大规模替代常规航油的成本压力。另一个原因是产能不足。由于原料收集成本高、量产不足,以及市场规模过小等,目前国内只有少数厂商在进行可持续航空燃料的自主生产。

对于我国而言,可持续航空燃料是控制民航业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关键技术手段,是民航业碳减排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必须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快可持续航空燃料产业发展。要在国家层面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明晰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战略定位,研究出台可持续航空燃料中长期发展规划,规范研发应用、原料种植收集、燃料储运机制、民航业应用方式与规模等。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政府部门应加强政策鼓励和引导,加快可持续航空燃料规模化生产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示范,并支持其生产;石油石化企业需要加大可持续航空燃料设施的投资力度。力争早日实现可持续航空燃料的规模化生产与应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科技创新赋能 助力低碳转型 ——“工业脱碳路径及创新机遇系列”线上论坛正式启动

科技创新赋能 助力低碳转型 ——“工业脱碳路径及创新机遇系列”线上论坛正式启动

6月23日,由上海宝山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和 Impact Hub Shanghai 影响力工场联合主办,落基山研究所(RMI)、金融支持绿色科技平台和绿色技术银行等单位战略支持的“2022工业脱碳路径及创新机遇系列线上论坛暨低碳共创营工业制造赛道产业需求解读及共创活动”正式启动。首场活动聚焦能源主题,从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平台和金融投资机构等不同角度出发,通过主旨分享、圆桌会谈和创新项目路演与点评的形式,探讨能源解决方案如何更有效地助力工业部门脱碳。
重磅!碳关税真的来了,对中国有何影响?

重磅!碳关税真的来了,对中国有何影响?

建议受影响的出口行业、企业密切追踪欧盟政策变化趋势,做好CBAM政策变化风险带来的影响分析评估,并加强对欧盟碳关税条款的合规性应对;及时测算出口产品全口径碳排放量,并根据产品现有的碳排放来源,通过加大可再生能源利用、参与绿电交易、实施技术减排等方式,降低碳排放量,并建立内部碳价风险应对机制,评估碳价成本上涨对整体经营成本的影响,提前做好产品结构优化调整。
全国最大、国内首个!上海电力长兴岛电厂10万吨级燃煤燃机CCUS创新示范项目正式动工

全国最大、国内首个!上海电力长兴岛电厂10万吨级燃煤燃机CCUS创新示范项目正式动工

6月18日,上海电力长兴岛电厂10万吨级燃煤燃机CCUS创新示范项目正式动工,这意味着通过“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技术)把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变废为宝”,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助力“绿色上海”。
旨在2040年实现零碳排、2050年实现负碳排

旨在2040年实现零碳排、2050年实现负碳排

花王株式会社(社长:长谷部佳宏)为实现零碳社会,积极推进“碳减排创新”和“回收创新”,旨在到2040年实现经营活动中二氧化碳零排放、2050年达成二氧化碳负排放。
外交部回应美国演讲谬误: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碳减排贡献基本上占全球30%-50%

外交部回应美国演讲谬误: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碳减排贡献基本上占全球30%-50%

6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布《美国对华认知中的谬误和事实真相》文章,就近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亚洲协会发表对华政策演讲做出回应。文章指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通过精心包装的语言渲染中国威胁、干涉中国内政、抹黑中国内外政策,试图发起对华全面遏制打压。而外交部用事实和数据说话,将美国对华政策的欺骗性、虚伪性和危害性昭示于天下。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