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热核聚变实验蒸汽冷凝罐正准备封装运往法国。 钟升 摄
28日,4座由中国制造的不锈钢蒸汽冷凝罐在张家港装船,启程运往位于法国的ITER工地,帮助人类实现“人造太阳”的梦想。这是欧洲首次从中国引进核压力容器。
2016年,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携手天沃科技组建联合体,代表中国企业参与ITER项目的蒸汽冷凝罐设计供货项目全球招标。并从来自美、法、俄、德等国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企业首次中标ITER的项目。
参与工程的工人们与蒸汽冷凝罐合影留念。 钟升 摄
ITER计划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集国际上受控磁约束核聚变的主要科学和技术成果于大成,尝试将人类受控核聚变由研究转化为实用技术。
据中广核工程公司设计院副院长高峰介绍,4台VST设备共焊接163个接管,设备环焊缝总长超过400米,交货周期仅为15个月,是同类型核电设备交货周期的一半左右。项目的顺利交货充分展示了中国企业在设备制造、项目管理上的能力。
启运现场,4座巨大的银白色冷凝罐分两排矗立,奇特而又朴素。周围,工人们纷纷举起手机拍照留念。为了“这几个大罐子”,施工团队共提交批准图纸47套,制定操作规范文件270份,收到审查机构的报告329份、现场检验报告164份,模拟18种工况对冷凝罐进行核算。
蒸汽冷凝罐是实验主设备出现故障时的最重要防线。产品集美标、欧标和法国核安全规范为一体,将三种规范统一进产品的设计、制造和工艺规程文件中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整个团队“早上6点钟上班,最早凌晨12点、最晚凌晨2点下班”,突破诸多技术难题,最终在合同期限内按质按量完工。
筒体上装配间隙只有15微米的套管一次套装成功,全部由国内制造商提供的生产原材料一次性通过外方验收。项目执行经理、天沃科技核电事业部部长田瑞语带哽咽地说:“作为欧洲市场里产品要求最高的核电产品,我们中国制造业现在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也能做到’。”
“这是欧洲首次从中国引进核压力容器,体现了中国与欧洲在技术标准上的合作,也让我见识到了中国的装备制造实力。”监管机构法国阿拜维(APAVE)集团核电业务总监雅尼克盛赞了田瑞等人的努力。他期待着未来能与中国企业在国际核电领域有更多的合作。
中国科技部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领导表示,ITER计划是一个各国竞争综合实力、抢占产业发展先机的国际化发展平台。蒸汽冷凝罐制造的完成,向ITER计划各参与国充分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他希望中国的企业能以此为起点,助力可控核聚变技术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