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多的新冠疫情影响了国内民众的正常工作生活,也影响了那些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对于派驻到伊拉克工作的中曼石油员工来说,这种影响更是明显。国际航班停飞导致身在中东的他们无法倒班回国,在长达四五百天的时间里,他们坚守在戈壁大漠,勠力同心、守望相助,打赢了疫情防控和生产作业两场战役,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中曼石油人的责任与担当。
付博:摄氏53度,我在两河流域“蒸桑拿”
多年来,到两河流域的伊拉克工作一直是付博的梦想,入职到中曼石油后,这一愿望很快变成了现实。付博的工作地点位于该国第二大城市巴士拉附近的戈壁滩上,作为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交汇之地,这里不仅孕育了古老的两河文明,这个叫做马吉努的油田地下也探明了数百亿桶的原油储量。
“国内与国外在技术标准、规范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我一定要尽快与国际接轨,在海外闯出一片新的天地。”付博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
自2021年7月1日入境伊拉克以来,付博和同事在当地经历了长达3个月的雨季,因为需要24小时在野外修井作业,他和同事们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不畏辛苦,确保了项目的顺利推进。
随着伊拉克夏季的到来,马吉努油田的温度从原来的十几度迅速升高到现在的50度左右,现场作业进入到最难熬的时节,每个人每天都要接受“大烤”,在外面干上一会儿活都会热得汗流浃背,必须赶紧喝上几口水补充一下。
因为大包修井没有平台经理,大量繁重的工作就需要队长来做,尤其是夜班更加辛苦。令他欣慰的是,每一天的汗水和努力都换来了作业的顺利完成和甲方的肯定。
因为伊拉克回国航班停飞无法倒班,再过半个月,付博在马吉努油田就已经连续工作了365天了。当其他人焦躁不安、期盼回国的时候,作为中曼18队带班队长的他,每天依然兢兢业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从未有任何怨言和懈怠。
“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中曼石油人前进的步伐,这段特殊的岁月虽然很辛苦,但有祖国的强大后盾,有集团的坚定支持,我们无惧疫情与困难。在海外做好工作的同时,我们也期待云开疫散,人间更加美好。”付博告诉记者。
梁树彬:像爱护子女一样爱护每一台设备
梁树彬是中曼石油伊拉克马油项目25队的一名副司钻,因为常年在野外工作,社交比较少,与人交流的时候比较腼腆,唯一例外的是一谈起工作,他立刻双眼有神、口若悬河,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
作为井队的副司钻,他对设备像对待子女一般呵护有加,每天都“嘘寒问暖”,认真检查所负责的设备区域,仔仔细细对设备“望、闻、问、切”,并做好交接班记录,及时发现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有一天深夜,值夜班的梁树彬正在巡检设备,突然听到一号泥浆泵动力端设备发生异响,他顿时高度警觉起来。随即马上通知钻台停泵,切换到备用泵继续打钻,同时把机械师梁成波从被窝里拉起来去现场排查。
他们打开泥浆泵后盖,发现泵体右侧曲轴螺栓发生松动,两个人赶紧把螺栓加固到位。问题解决后,梁成波感慨地说,幸亏梁树彬发现及时,要是再晚一会儿,整个曲轴都会断裂,后果难以想象。梁树彬说,都是我应该做的,这些设备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什么头疼发热的我肯定能及时发现,避免小病成大病。”
侯彦超:我的操作赢得甲方的表彰
侯彦超是伊拉克斯伦贝谢项目中曼29队的一名司钻,2014年入职以来,他从最基础的钻工岗位干起,凭借骨子里拼命三郎的劲头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司钻。
有一次,队上承钻的一口井在四开钻进中发生了严重的失返井漏,甲方决定下光钻杆至漏层顶部,打水泥塞进行堵漏作业。在打水泥塞过程中,侯彦超按照甲方指令活动钻具,发现悬重增加,他立刻警觉起来,第一时间将这一问题反馈给甲方监督。甲方专家团队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认为可能是他们水泥絮凝剂加入过量从而导致了水泥提前凝固,必须立即停止水泥塞作业,并进行起下钻进行挽救。
此时,地壳深处厚达300多米的水泥塞已经极其坚硬,一旦钻探失败,所有钻具都可能被水泥完全封住,发生俗称的“插旗杆事故”。面对这一难题,经验丰富的侯彦超争分夺秒,凭借娴熟的操作整整磨秃了3个钻头,终于拿下了这个“拦路虎”。
问题解决后,油田大甲方AOS和甲方斯伦贝谢领导特地来到29队井场,对整个队伍、尤其是对侯彦超等人隆重颁发了感谢信,对他们一流的操作技能和敬业的工作态度进行了充分赞扬和肯定。
时光如梭,从去年4月初来到伊拉克,他在疫情中已经连续工作400多天了。油区甲方对人员要求极为严格,所有来该油区的人必须要提前递交简历、有效工作签证等,并通过甲方全英文的安全培训取证和面试后才能上岗。因为航班不通,倒班人员无法上来, 400多天里他一直无法倒班休息,即便如此他还是兢兢业业地工作,脚踏实地、尽心尽责,受到甲方和项目领导的高度肯定。
如今,眼看这一期项目就要完美收官了,侯彦超微笑着说,再努力一把收好尾,等项目结束,钻机拆甩完毕后,我第一件事就是申请去巴士拉把困扰很久的牙疼治好。如果公司需要,我会一直在伊拉克坚守”。
宋从棵:16个月的坚守成就技术革新能手
2020年底,在四川、青海、新疆等地酸化压裂行业担任过14年领队的宋从棵,顶着疫情来到伊拉克,加入到中曼海外增产团队。
反正因为疫情也回不了国,从来到伊拉克那一刻起,他就沉下心来,决定甩开膀子大干一番。宋从棵在伊拉克一呆就是16个多月,时间长了他的技术越来越好,跟现场的中外员工也相处得像家人一样,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宋”。
老宋心思细腻,爱琢磨,工作之余他积极联系井队的电焊工一起制作高压管线筐盖板并上锁,给敞开式的高压件弯头、管线筐加上了一层保护罩。有一次老宋发现平时酸化施工作业前用井水配液的时候,现场大风容易把杂物吹入水坑导致井水不合格,他灵机一动,巧妙地制作了滤网加装在供液撬的吸入和排出端,有效地拦截了杂物,为防止泵车走空泵损坏凡儿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020年底,疫情导致现场生产作业被迫停工,酸化设备处于长时间停放状态。宋从棵来到马油项目后,迅速带领大家摸清库房库存,用最短时间让设备恢复到了最佳备战状态。马油项目复工复产以来,14口井酸化期间持续泵入,从未发生过一次问题。
酸化压裂施工常常遇到夜晚光线不足的问题,操作人员在罐车、泵车、供液撬、井口等设备之间来回频繁穿梭容易踏空,存在安全隐患。老宋依据多年的施工经验结合现场实际,用废铁件拼接加工了多个360度旋转的灯座,把灯头固定在供液撬顶部、罐车顶部、泵车侧部等地方,完美解决了夜晚作业光线黑暗的问题。
2021年年底,马油项目一名氮气泵操作员因家中老人病危急需回家,一旦他回国,就面临着氮气泵无人操作的问题。此时老宋迎难而上,通过深入地学习了解迅速上手,临时顶替同事操作氮气泵。同事回国后,老宋一人兼职多岗,从前期的化工料和酸液配置,到施工的时候操作泵车酸化、氮气泵气举作业,全程一人多岗顶着干,确保了马油项目所有井位酸化增产顺利完工。
杨记红:历经两轮冬夏,期待完成使命再归来
杨记红是中曼伊拉克公司的一名焊工,现在BP项目进行焊接作业,因为无法回国休假,杨记红在鲁迈拉油田已连续工作了将近500天。
“在这里经历了两轮夏天和冬天,每天在酷暑难耐的天气下工作,虽然很累但我无怨无悔。”杨记红告诉记者。
因为伊拉克焊工少,只要有需要,他几乎走遍了中曼在当地的所有项目,去哪里都会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有一次,杨记红在格拉芙油田白天整改焊接了十几个小时的罐面花格板,正打算到食堂简单吃几口晚饭回宿舍休息,却突然接到紧急任务,当天晚上需要切割井口,想请他继续工作。尽管已经十分疲惫,但看到任务紧急,他咬咬牙立马答应下来,心想绝不能因为自己的原因出现等停。他立即拿起焊枪,按照预案和安全要求小心翼翼地进行切割作业,一直忙到次日凌晨3点,直到保质保量按时把工序转到下一个环节,他才在茫茫夜色中回宿舍休息。
马油项目工作完成后,听说中曼23队项目设备需要整改,他二话不说就直奔伊拉克保税区。由于设备长时间停放,导致钻机部分设备出现锈蚀、损坏,拆解十分困难,需要打磨除锈的地方较多。但杨记红和同事都没有怨言,他们顶着烈日下50℃的高温拆装、打磨,第一时间安装、调试完成,为项目的按时启动打下了坚实的设备保障。
栉风沐雨辟征程,砥砺奋进奏凯歌。如今,众多中曼石油人远离家乡、亲人,在海外各项目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工作 岗位上,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精彩的人生。(郝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