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零碳中国” 3060零碳产业基地在京启动

2022-08-01 09:40  来源:中国能源网  浏览:  

7月30日,3060零碳产业基地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同时,活动现场举行了投资单位签约、技术支撑单位签约、分基地签约、入馆企业签约、合作媒体签约、一站式服务合作单位签约等签约仪式。

来自国家部委的政府部门领导、科研院所、行业组织及央企、国企等相关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领域企业及投融资机构代表,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交流,为3060零碳产业基地的发展提出了期望和建议。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原司长郝雅风,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席孙晓华,以及我国富碳农业首席科学家、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袁东来等嘉宾出席签约仪式。

据了解,3060零碳产业基地作为国内首家“双碳”达标全域化全场景一站式服务平台,以“让‘双碳’达标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使命,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落地,推动政府及产业在能源生产、供给和消费领域的碳排放全面管理,推动建立清洁能源体系和低碳发展体系,助力各级政府和企业解决碳达峰碳中和治理和发展的核心难题,对各地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3060零碳产业基地主任张建设在致辞时表示,3060零碳产业基地由北京三零六零零碳技术有限公司搭建、运营,总部位于北京。实现“双碳”目标,关键要降“双高”。该基地宗旨是服务政府和企业,提供节能降耗、减排降碳的一揽子解决方案,与政府合作打造“一手抓督导,一手送服务”或“监管加服务”的创新模式,助力区域实现“双碳”目标。

为充分发挥3060零碳产业基地的平台优势、能源龙头企业的产业资源优势、有关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及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能力,共同发力“零碳中国”行动计划有关项目,当天还举行了“零碳中国”战略合作伙伴签约仪式。多家绿色金融投资机构、20多家高技术产品示范企业、7个省(区)零碳分基地现场签订合作协议。

与会代表还参观了该基地的“科技之窗”。据了解,基地以降碳减排能力、技术可推广性、创新水平、经济性和社会效益为主要指标,与会专家组对相关先行进入零碳基地平台的25家高科技企业的绿色低碳产品进行评选,将具有示范意义。

“3060零碳产业基地将以更高的站位,找准‘新跑道’,激活‘新动能’,孵化新型减排技术,推动能源革命,以零碳生态圈推动金融、科技、产业三方赋能,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零碳中国’实现作出更大贡献。”张建设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到2060年绿氢能源占比达70%,我们距离氢能时代还有多远?

到2060年绿氢能源占比达70%,我们距离氢能时代还有多远?

我们不仅在中国14亿人口中选人才,还要在全球70亿人中吸引人才。以“投身新科技浪潮,共创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的2022浦江创新论坛科技创新青年峰会于8月28日拉开帷幕。本届峰会聚焦激励更多青年投身科技突破和创新创造的时代浪潮,以进一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2022国际绿色零碳节将筹备举行,迈向碳中和之路

2022国际绿色零碳节将筹备举行,迈向碳中和之路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自我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之后,越来越多的组织和企业开始积极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径,加强科技创新,主动作为,在坚持生态优先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08-25
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2022年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展9月1日开幕

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2022年服贸会环境服务专题展9月1日开幕

由商务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是全球服务贸易领域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展会。本届服贸会首次设立环境服务专题,充分发挥服贸会作为国家级展会平台在绿色转型中的促进作用,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报告:到2025年西北地区新能源装机占比将超50%

报告:到2025年西北地区新能源装机占比将超50%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与中国能源研究会等23日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预计,到2025年,西北地区的新能源装机占比将超过50%,电力系统将在当地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
哥本哈根放弃2025碳中和目标!

哥本哈根放弃2025碳中和目标!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市长索菲·安诺生22日说,由于一家环保企业不符合政府碳捕捉方面的资助标准,哥本哈根眼下放弃2025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