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高质量发展 煤企智能化转型需加把劲

2022-08-03 08:46  来源:王轶  浏览:  

近日,中煤能源、平煤股份、陕西煤业、晋控煤业等多家上市煤企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延续了2021年业绩高增长态势。良好的业绩表现让煤企转型更有动力,纷纷加大智能化建设投资力度,为穿越周期和能源保供打下牢固基础。

煤企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对提升煤炭安全保障水平、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可避免矿工直接面对灾害事故风险,减少人员误操作,大幅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从根本上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同时,智能化建设可提升煤矿柔性生产能力,根据市场供需形势灵活释放生产能力,增强供给质量、供给弹性以及企业经营主动性。

为推动煤企智能化建设,国家能源局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监局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

面对系列政策支持和煤炭行业高景气度延续,煤企智能化建设动力十足。据初步统计,全国有近400座煤矿正在开展智能化建设,总投资规模超过1000亿元,已完成约470亿元,建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687个,“少人巡视,无人操作”智能采煤工作面迈向常态化应用,在煤炭安全增产增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具体实践看,煤企智能化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煤岩识别、高可靠智能传感器、支护自动化等关键核心技术仍需突破;重大装备研发生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矿山装备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特别是露天采矿使用的大型装备不少依赖进口;标准、规范建设仍需推进,智能化设备接口不够统一;智能化建设人才亟待引进和培养,人才培养机制缺少系统性、完整性和持续性。

煤企应充分认识到智能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的现实,全力推进智能化建设走深走实。煤企可以联合科研院所、IT企业等共同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紧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拓展智能化建设应用场景,构建智能感知、智能决策、自动执行的煤矿智能化体系,并通过校企联合加强智能化人才培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我国首套煤矿高阶智能快速掘进系统成功应用

我国首套煤矿高阶智能快速掘进系统成功应用

2月8日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获悉,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自主研制的国内首套煤矿高阶智能快速掘进系统日前在山西矿区完成工业性试验并顺利通过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现场验收,标志着智能化快掘系统在山西省复杂地质条件的应用取得历史性突破。
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

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入新发展阶

矿山智能化建设速度已达到新的高度!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由494个增至1019个,同比增加42%;智能化煤矿由242处增至572处,产能由8.5亿吨增至19.36亿吨;煤矿井下机器人从19种增加到31种,矿山专用操作系统、5G专网等前沿技术得到更广泛应用。
攀钢矿业5G智能采矿项目开创国内冶金矿山先河

攀钢矿业5G智能采矿项目开创国内冶金矿山先河

日前,在公司举行的《5G远程穿孔采掘运输技术在露天矿的智能化应用研究》科研项目结题验收会上,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酒钢集团以及攀钢集团相关部室等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宣布项目验收结果。
山西开年“数说”能源:煤炭增产保供兼顾“双碳”目标

山西开年“数说”能源:煤炭增产保供兼顾“双碳”目标

今年煤炭增产不低于5%、将达13.65亿吨,同时还要兼顾“双碳”。1月31日,能源大省山西开年即聚焦能源增产保供。
2023年底前内蒙古所有正常生产煤矿将全部实现智能化

2023年底前内蒙古所有正常生产煤矿将全部实现智能化

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了解到,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坚持保大局、为大局,坚决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大政治责任,煤炭产量12.2亿吨、发电量6465亿度,完成煤炭保供任务9.45亿吨、外送电量2640亿度、均居全国第一。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