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声电台网站8月8日发表题为《德国在核电问题上为何如此纠结?》的文章。文章指出,俄乌冲突使得德国急于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这也使得本已铁板钉钉的退核政策重新引起争议。全文摘编如下:
这一切都始于一颗“鸡蛋”。德国第一座核反应堆于1957年10月投入使用,由于这座属于慕尼黑大学的核反应堆外形酷似鸡蛋,它被昵称为“原子蛋”。这是德国核能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二战后德国重新崛起的象征。这一用于科研目的的核反应堆一直运行到2000年。
1960年,德国建成第一座用于民用目的的核能发电厂,随后这类拥有强大反应堆的核能发电厂在德国各地相继投入使用。那时,原子能普遍被视为既安全又可靠。1973年的石油危机更进一步推动了核能在德国的迅速发展。
由于一直无法找到万无一失的方法储存核废料,反对者开始对核能是否真是洁净能源提出质疑。
“核能?不要,谢谢!”成了凝聚环保主义力量的集结口号。上世纪80年代,一个新的政党——绿党在西德应运而生,其成员主要来自左翼人士、和平主义者、环保人士以及反核力量。1983年,绿党正式进入联邦议院。
核电带来的危险也很快成为现实。1979年3月,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发生了严重事故。1986年4月,位于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一个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灾难。辐射云扩散至整个欧洲。这次事故对德国境内有关核能技术的讨论也带来了转折。
当时的德国仍处于东西分治状态。东德民众几乎没有获得任何有关核事故及其影响的信息。西德则陷入了不知所措的状态,政治家们也束手无策。对于核泄漏事故,人们毫无防备,政府也一时无法提供指导方针和应对策略。仓促成立的危机处理小组也在不久后宣告解散。
巴伐利亚州的瓦克斯多夫镇建设核废料处理厂的计划,引发了严重暴乱。冲突导致一些抗议者和公务人员丧生,数百人受伤。建厂计划最终在1989年被叫停,这也是德国环保运动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与此同时,在德国北部,下萨克森州的戈尔莱本则成为反对核废料斗争的象征,该镇被指定暂时存放核废料,直到确定永久储存地点为止。
2001年,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领导下的联合政府同大型能源公司就逐步淘汰核能达成协议。德国境内19座核电站都被规定了运行时限,并要求2021年前关闭最后一座核电站。2010年,以默克尔总理为首的中右翼政府又撤销了退核协议,并决定延长核电站运行时限。
2011年3月,受地震和海啸影响,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这又令德国核能政策发生变化。而此次事故对德国产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日本国内。
作为资深物理学家,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出人意料地改变了她在核能政策领域的一贯立场。默克尔突然宣布,德国的核电时代将在2022年底前画上句号。2011年7月,德国联邦议院投票批准了这一决议。
2017年,德国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寻找一个储存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安全地点,并在2031年前完成这一使命。
俄乌冲突使得德国急于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这也使得本已铁板钉钉的退核政策重新引起争议。联盟党领导人率先提出延长核电站运营时限的建议,以便以核电取代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注重商业利益的自由民主党籍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也很快加入了支持核电的阵营。但对于同属执政联盟的绿党来说,同意延长核电站运营时限的可能性则微乎其微,因为反对核能一向是他们的基本原则。
不过,2022年的德国一切皆有可能。
这一切都始于一颗“鸡蛋”。德国第一座核反应堆于1957年10月投入使用,由于这座属于慕尼黑大学的核反应堆外形酷似鸡蛋,它被昵称为“原子蛋”。这是德国核能研究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二战后德国重新崛起的象征。这一用于科研目的的核反应堆一直运行到2000年。
1960年,德国建成第一座用于民用目的的核能发电厂,随后这类拥有强大反应堆的核能发电厂在德国各地相继投入使用。那时,原子能普遍被视为既安全又可靠。1973年的石油危机更进一步推动了核能在德国的迅速发展。
由于一直无法找到万无一失的方法储存核废料,反对者开始对核能是否真是洁净能源提出质疑。
“核能?不要,谢谢!”成了凝聚环保主义力量的集结口号。上世纪80年代,一个新的政党——绿党在西德应运而生,其成员主要来自左翼人士、和平主义者、环保人士以及反核力量。1983年,绿党正式进入联邦议院。
核电带来的危险也很快成为现实。1979年3月,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三里岛核电站发生了严重事故。1986年4月,位于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一个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灾难。辐射云扩散至整个欧洲。这次事故对德国境内有关核能技术的讨论也带来了转折。
当时的德国仍处于东西分治状态。东德民众几乎没有获得任何有关核事故及其影响的信息。西德则陷入了不知所措的状态,政治家们也束手无策。对于核泄漏事故,人们毫无防备,政府也一时无法提供指导方针和应对策略。仓促成立的危机处理小组也在不久后宣告解散。
巴伐利亚州的瓦克斯多夫镇建设核废料处理厂的计划,引发了严重暴乱。冲突导致一些抗议者和公务人员丧生,数百人受伤。建厂计划最终在1989年被叫停,这也是德国环保运动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与此同时,在德国北部,下萨克森州的戈尔莱本则成为反对核废料斗争的象征,该镇被指定暂时存放核废料,直到确定永久储存地点为止。
2001年,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领导下的联合政府同大型能源公司就逐步淘汰核能达成协议。德国境内19座核电站都被规定了运行时限,并要求2021年前关闭最后一座核电站。2010年,以默克尔总理为首的中右翼政府又撤销了退核协议,并决定延长核电站运行时限。
2011年3月,受地震和海啸影响,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这又令德国核能政策发生变化。而此次事故对德国产生的影响,甚至超过了日本国内。
作为资深物理学家,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出人意料地改变了她在核能政策领域的一贯立场。默克尔突然宣布,德国的核电时代将在2022年底前画上句号。2011年7月,德国联邦议院投票批准了这一决议。
2017年,德国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寻找一个储存高放射性核废料的安全地点,并在2031年前完成这一使命。
俄乌冲突使得德国急于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这也使得本已铁板钉钉的退核政策重新引起争议。联盟党领导人率先提出延长核电站运营时限的建议,以便以核电取代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注重商业利益的自由民主党籍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也很快加入了支持核电的阵营。但对于同属执政联盟的绿党来说,同意延长核电站运营时限的可能性则微乎其微,因为反对核能一向是他们的基本原则。
不过,2022年的德国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