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出海”新闻颇受关注。
先是东风岚图FREE首次登陆北欧;接着比亚迪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并表示将与欧洲经销商集团合作,为瑞典和德国市场提供新能源汽车产品;蔚来汽车则宣布在匈牙利投资建设旗下首个海外工厂,计划于9月投入运营;中国五菱的首款新能源全球车Air ev随后也在印尼下线。不少人认为,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加速“出海”的重要信号。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出海”加速,一方面源于我国新能源整车技术实力的提升。无论是产品外观、内饰、续航里程、环境适应性,还是整车性能、质量、能耗、智能化应用,当前我国新能源整车都处于国际领跑水平。敢于出口到德国、日本等汽车发达国家和汽车工业强国,不仅需要品牌的自信,更需要产品实力的支撑。
与此同时,外部环境也为中国品牌发力欧洲市场提供了机遇。为实现“减碳”目标,近年来欧洲多国政府陆续公布碳排放目标,并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比如,挪威推出多项支持电动化转型的政策,包括对电动车免征25%的增值税、免征进口关税、免征养路税;德国则将新能源补贴延长至2025年,进一步激活了新能源汽车市场。
汽车是一个高度全球化的竞争行业。进军海外市场、参与全球竞争是检验一个汽车品牌是否国际化的重要标准。奔驰、宝马、大众、丰田等国际汽车巨头在传统燃油车市场能有今天的行业地位,也都是在本土市场之外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结果。随着全球汽车产业加快向“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备的优势也为中国汽车品牌出口打开了“第二增长曲线”。
不过,从过往经验来看,汽车“出海”并不容易,特别是到欧美发达国家。海上既有风景,也有风浪。与一般商品不同,汽车产品价值高,使用场景复杂,生命周期长,在强调性能、价格、质量的同时,还必须有完善的销售渠道和售后服务体系保障。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补能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尤为重要。如果没有相当实力的底气和系统谋划,很有可能翻船。反思过去传统燃油车出口遇到的坑,除了产品竞争力不够外,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配套服务跟不上,结果导致品牌在海外的形象和口碑不佳。而长城汽车出口被海外经销商诈骗,损失惨重的教训,更是深刻。
因此,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出海”要有大格局。进入海外市场之前,应当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细分消费市场,熟悉当地法律法规、文化背景、气候背景、消费习惯,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等,同时延伸售后服务,包括个性化服务,从而形成自己的海外开发战略。心中更要有数的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出海,不是去收割市场,而是去实现自己的使命和愿景,一定要为当地创造就业、带来技术、培养人才、繁荣地方经济,一定要融入当地社区,为社区作贡献。只有胸怀大格局,才能形成大品牌,真正实现全球化。
避免海外“内耗”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应有的格局。过去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发现一个不错的市场就一窝蜂地上,通过价格战把蓝海拼成红海。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价格竞争通常不是最主要手段,而是通过知识产权、差异化服务、个性化服务等提高自己的市场地位,例如品牌、授权经营、特许经营。这提醒我们,自主品牌新能源企业没必要一窝蜂地涌入某一个国家或地区,既加剧当地市场供求不平衡状况,也损害各自的利益。
还需指出的是,当前一些弱势品牌也没必要急着“出海”,为“出海”而“出海”。国内市场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一个车型在国内市场月销不过千辆,拼不过竞争对手,指望到国外就能咸鱼翻身,岂不是笑谈。自主品牌即使到海外发展,前提还是要在国内市场具有竞争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内、国际市场是相通的,国内国际市场的差别只是造型、配置和消费习惯的差别,好车的本质是相同的。不管怎么说,眼下中国汽车市场是世界最大的市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们也不能“不把豆包当干粮”,把最大的市场拱手让人,自己辛辛苦苦到海外去开拓,还未必有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