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9月7日,琼山区三门坡镇的大塘土地整治项目现场,挖机机械手在抓取枯树根、枯树叶等农林废弃物进行破碎装运。 海口日报记者 康登淋 摄
9月7日上午,在琼山区三门坡镇的大塘土地整治项目现场,挖机挥舞着长长的“手臂”抓取地面上的枯树根、枯树叶等农林废弃物,将其放入圆盘破碎机里进行破碎。接下来,这些碎料将被送往生物质电厂进行发电。
“通过筛网可以将碎料分为两种,大于2厘米的碎料可以运到发电厂进行发电,小于2厘米的碎料可以运到堆肥点制作成生物有机肥。”据海南木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伟松介绍,他们一个小时可以处理20吨的农林废弃物,日处理量大约 150 吨。同时,该公司还组织移动式设备对堆在公路边的枯枝败叶进行及时收集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近年来,海口以绿色农业发展为导向,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循环型农业新模式,促进现代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通过农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可从源头上排除焚烧隐患,改善空气质量,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三门坡镇副镇长符金说。
此外,在琼山区甲子镇龙湾复垦项目现场,抓木机、秸秆粉碎还田机、大型圆盘移动破碎机、物料短距转场车相互配合、运转不停,将一捆捆农林废弃物“吃”进去,“吐”出可利用的初级破碎料。海南泽理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翁启斌告诉记者,在现场处理完初级破碎料之后,他们再将初级破碎料运送至加工厂,经过细粉、烘干等特殊工艺将其变成生物质颗粒。这些生物质颗粒可以用于生物质燃烧机的燃料。
翁启斌介绍,针对水稻、秸秆之类的草本植物,他们采取全程机械化方式作业;针对树木等木本植物,他们通过农机具全程机械化高效搂集,再进行综合破碎。同时应用最新的生物质细粉工艺,可将这些生物质破碎料的热值翻倍提高,综合利用化程度更高,深加工的价值得以体现。目前,他们逐步在永兴镇、甲子镇等地探索建立秸秆、荔枝果木废弃物枝叶等农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模式。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坚持示范带动与分类推进相结合,加强技术支撑,建立健全奖补政策,促进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向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建起一条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绿色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