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国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司、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共同编写的《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预计2022年全国天然气产量为2200亿立方米左右,下半年需求将受今冬明春气候存不确定性、国际能源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双重影响。
受访人士指出,今年我国天然气市场供需两弱,下半年需求大概率继续放缓。合理调配资源、积极应对风险成为相关企业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
天然气自给能力提升
《报告》显示,2021年,全国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6284亿立方米。其中,常规气(含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分别达8051亿立方米、7454亿立方米和779亿立方米。2021年,全国天然气产量为207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8%,连续5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天然气产量也实现持续提升。1-6月,生产天然气109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9%;进口天然气5357万吨,同比下降10%。天然气进口量下降叠加自产气量上涨,上半年我国天然气自给能力有所提升。
这一成效得益于各油气田积极推进增储上产,释放天然气优质产能。上半年,长庆油田、塔里木油田天然气产量分别达到252.79亿立方米、167亿立方米,两大油田上半年天然气产量之和占到了我国天然气总产量的38.3%,贡献极大。
“近两年半的实践表明,疫情对天然气生产的影响较小,加之7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召开了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工作推进会,预计今年全年天然气产量将同比增长5%-6%,有望达到2150亿立方米-2180亿立方米。” 四川省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李永昌表示。
在天然气产量提升的同时,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也加快推进,储气能力快速提升。《报告》指出,2021年,全国主干天然气管道总里程达11.6万千米。储气设施开工建设全面提速,采暖季前地下储气库实现应储尽储,全国已建成的储气能力同比增长15.8%,仅用3年多的时间就实现了翻番。
市场风险交织
受访人士均表示,在国际天然气价格高企的当下,天然气进口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产业链上中下游均面临不同风险。
“就上游来说,受价格和进口量等因素影响,相关勘探工程服务等成本将会上升。中游管道公司面临调峰能力建设的调整,保障和满足需求、合理安排气源将带来不小压力。对于下游城燃企业来说,能否顺价、如何顺价是一个考验。如果把天然气价格抬得过高,就会面临消费萎缩的问题。工业和发电或将使用其他能源,即使其重新选择使用天然气,也需要时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郭焦锋说。
“今冬天然气价格可能会比夏天更高,如果出现寒冬,现货价格可能飙至新高。”郭焦锋指出,“国内企业应合理搭配长期协议与现货量的比例,尽量签订组合合约,防范短期价格剧烈波动风险。”
另有业内人士指出,欧洲正寻求减少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进口LNG需求上升。欧美亚区域天然气市场联动增强,区域供需不匹配风险对全球天然气市场影响进一步扩大。能源安全领域新旧风险交织,如何建立安全风险防范和应对机制、持续推动产业链平稳运行,是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因此,保持和增加天然气供应能力十分重要。“非常规气是未来增储上产的战略接替资源,但这一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还需时间,目前其在天然气总产量中的占比还不够大,需要进一步深挖开采技术潜力。”郭焦锋说。
消费增速或现新低
李永昌指出,今年上半年天然气消费量为1818.5亿立方米,虽与去年同期相比仅下降了8.5亿立方米,下降率不到0.5%,但却是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首次下降。
“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天然气消费量产生了重要影响,造成不少工厂停产、车辆停运和餐饮店歇业,导致今年1、3、4、5、6月的消费量同比分别下降了1.8%、2.69%、1.8%、5.2%和4%。”李永昌表示。
此外,国际LNG价格高企推高国内LNG价格,影响了LNG重卡用气和发电用气,导致上半年LNG进口量下降超过20%。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从2020年底的492万辆增加到2021年底的784万辆,造成CNG汽车保有量进一步萎缩。全国CNG公交车保有量从2020年底的13.03万辆降至2021年底的11.42万辆,CNG乘用车保有量从2020年底的632万辆降至2021年底的620万辆。CNG车辆的减少,自然也会导致天然气消费量的下降。”李永昌指出。
李永昌预计,今年我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的波动或在3%以内,消费量或为3615亿立方米-3835亿立方米,继续下降的可能性不小。
郭焦锋表示,今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速放缓,或达近5年新低。“在各方承压的当下,要做大天然气蛋糕,缓解企业阵痛,还需政府给予更多支持和引导,减少因高气价产生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