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池“富营养化”生活污水,经过污水消纳处理,化为一池“活水”,汩汩流入农田浇灌农作物,这是浙江省永康市舟山镇一处污水处理的场景。在“实验田”一旁的监控室内,大屏幕上每天实时记录着田间的耗水量、渗漏量、蒸发量等数据。
现场观摩的水处理专家、学者介绍,这标志着永康市“农村生活污水再生利用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课题取得阶段性成果,将为南方农村提供“水再生”工程研究成果和技术支撑。
永康一处农村灌溉水渠(央广网发 肖飞 摄)
永康市素有“中国五金之都”美誉。当地因地理条件限制,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40.1%,是我国南方典型的缺水型城市。长期以来,建设节水型城市成为永康的一项重要任务。
据了解,该课题是浙江大学负责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南方城乡生活节水和污水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的课题之一,在永康市舟山镇建有一处千人规模示范工程、一处万人规模示范工程。这两处示范工程占地面积共650亩,由污水处理设施、输水工程、缓存单元、田间灌溉工程、撬装设备等组成,运用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处理终端,以及农村非常规水智能灌溉技术,将农村生活污水深度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实现水资源从“源头”到“田头”的高效回用。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试点工作,永康市还构建了浙江省首个农村生活污水“智慧减排系统”,舟山镇端头村、舟一村、舟二村、舟三村等3000余名村民的生活污水,都纳入了“智慧减排系统”,经终端深度处理后产生的再生水,水质明显好转,基本稳定保持在Ⅱ类。其中,舟山镇端头村的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处理终端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量约为7200吨。
永康市水务局技术人员说,“智慧减排系统”在该市舟山镇试点以来,全镇取水量明显减少,年可节约淡水资源约20万吨,年可削减污染物排放一氧化碳59吨、氨氮约3.9吨等,农业化肥施用量减少,节肥率达13.6%~28.1%,且土壤与作物中重金属与新兴污染物未出现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