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企业前三季度业绩普遍预增

2022-10-20 09:38  来源:经济参考报   浏览:  

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且后续市场预计持续高增长势头。在此背景下,锂电企业迎来业绩兑现期。近日陆续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普遍呈现高增长。

受益于锂资源价格持续景气,多家A股锂矿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纷纷预增。10月15日,赣锋锂业披露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显示,2022年1月1日至9月30日,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143亿元至1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8.29%至518.7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盈利133亿元至1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31.45%至901.48%。针对业绩变动原因,赣锋锂业表示,报告期内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锂盐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锂盐产品的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公司锂盐产品销量和销售均价同比增长,公司锂电池板块新建项目陆续投产、产能逐步释放,故经营性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而包括雅化集团、天华超净、融捷股份、亿纬锂能、天齐锂业、西藏矿业、永兴材料等锂电股近期也陆续预告业绩,前三季度呈现不同程度正增长。其中,天齐锂业预告,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27倍。公司表示,报告期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上升,主要原因系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景气度提升,锂离子电池厂商加速产能扩张,下游正极材料订单回暖等多个积极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报告期公司主要锂产品的销量和销售均价较上年同期均明显增长。

业内人士表示,锂矿和锂盐相关上市公司业绩大涨的原因主要系前三季度新能源高景气背景下锂价维持高位所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2年1月至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471.7万辆和456.7万辆,同比增长1.2倍和1.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3.5%。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动力电池产量也相应迅速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统计数据,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为219.7GWh,同比增长163.4%;销量为186GWh,同比增长182.3%;装车量为154.5GWh,同比增长142.8%。GGII(高工锂电)预计,到2025年中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有望达到470GWh。

兴业证券电新团队预测,2022年至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和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分别达到701.54GWh、1055.35GWh、1497.81GWh和2035.51GWh,对应碳酸锂需求分别为47.76万吨LCE、71.19万吨LCE、100.42万吨LCE和135.31万吨LCE。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发展,电池行业在锂下游需求结构中占比将逐步提高,据此估算,预计2022年至2025年全球锂盐需求量分别为76.76万吨LCE、104.01万吨LCE、139.48万吨LCE和181.22万吨LCE。

中泰证券预测,未来阶段新能源上游原材料等终端需求仍然表现强劲,产业链成本传导压力进一步理顺,锂电上游材料有望延续“高景气、高利润、低估值”格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锂的战争:生意模式有多坏,反噬效应就有多强

锂的战争:生意模式有多坏,反噬效应就有多强

在锂矿这个布满聪明钱的赛道里,想跑得比别人快或者比别人聪明,实在难上加难——因为好的锂矿不仅对价很高,而且开发起来非常耗钱,一直都是一个强者恒强的领域。
原材料成为“白色石油” 动力电池上游产品价格应受到理性控制

原材料成为“白色石油” 动力电池上游产品价格应受到理性控制

“现在,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价格还是偏高。”9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陈士华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直言,“这种现象不正常。”之前,在中汽协月度汽车产销发布会上,陈士华就曾呼吁,动力电池上游企业务必理性控制产品价格,让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总投资约10亿元!四川泸州合江县签约高纯及电池级锂盐生产项目

总投资约10亿元!四川泸州合江县签约高纯及电池级锂盐生产项目

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经过前期主动对接和全力争取,10月8日,成都开飞高能化学工业有限公司与合江县人民政府成功签约高纯及电池级锂盐生产项目。
需求太旺,矿山直接拍卖锂矿石!

需求太旺,矿山直接拍卖锂矿石!

新能源汽车目前是锂金属使用量最大的产品。据全国乘联会统计分析,2022年1-8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的全球市场份额增至62%。其中,7-8月的全球市场份额增至68%。
动力电池上游产品价格应受到理性控制

动力电池上游产品价格应受到理性控制

“现在,动力电池产业链上游原材料价格还是偏高。”9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陈士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这种现象不正常。”之前,在中汽协月度汽车产销发布会上,陈士华就曾呼吁,动力电池上游企业务必理性控制产品价格,让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