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世界银行集团发布《中国国别气候与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处于领先地位。作为重要优势之一,绿色金融将帮助中国将气候挑战转化为机遇。
《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的影响威胁着中国人口稠密、海拔较低、经济举足轻重的沿海城市,这些城市的人口约占中国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对中国GDP的贡献达三分之一,频繁遭受海岸洪水、风暴潮、海岸侵蚀和海水倒灌等灾害影响。
中国占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7%,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低碳转型需要资源、创新和新技术等方面的巨大转变,以提高能效和资源生产率。不过,由于具备先进的技术能力,中国的碳中和之路将开辟新的发展机遇。
《报告》列举了有助于中国将气候挑战转化为机遇的一些优势,包括:风能和电储能等低碳技术生产开发的收益递增;国内储蓄率高,绿色金融发展处于领先地位;在高生产率行业创造高技能就业的能力等。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中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达19.55万亿元,同比增长40.4%;绿色债券存量规模1.2万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位,中国绿色金融市场对全球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报告》估算,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目标,仅在电力和交通行业就需要14万亿-17万亿美元的额外资金,用于绿色基础设施和科技投资。鉴于资金量之大,仅靠公共投资是无法满足这些需求的,因此需要鼓励私营部门参与,充分挖掘投资和创新潜力。
《报告》强调了公共和私营部门合作应对挑战的重要性。提高监管环境的可预测性,改善市场准入和融资条件,可以让私营部门在提供市场化解决方案、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激发技术创新和弥补资金缺口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
《报告》在整体经济和行业层面提出了全面的政策建议,包括:加快电力部门转型,并通过储能投资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加快推进私家车和商用车电气化;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开发碳抵消市场,建立气象灾害风险保险体系,以鼓励加大碳汇和气候韧性投资;将当前电力行业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扩展到钢铁、水泥等其他高碳行业;建立高质量的企业碳排放核算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