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沙特等主要产油国在“欧佩克+”第33次部长级会议上决定,石油产量在8月份数据的基础上每日减产200万桶。
正在为国内高油价、高通胀发愁的拜登政府对此大为恼火,表示要重新审视同沙特的战略关系,并扬言采取反制措施。此后,美沙两国官员纷纷发表强硬言论相互指责。
显然,随着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OAPEC)公开表态支持“欧佩克+”的减产决定,美国与中东产油国的矛盾不断升级。
减产增产,美沙斗法
白宫对“欧佩克+”的减产决定反应强烈,拜登迅速表示对中东产油国感到失望,公开指责这一“短视”行为是明摆着与俄罗斯“同流合污”。美参众两院多位议员表态强硬,扬言要“停售武器、减少驻军”,以此威胁相关国家。
面对不断升温的舆论压力,拜登进一步表态称,将重新审视美沙关系,并警告沙特这么做“必有后果”。
对此,沙特外交大臣朱拜尔驳斥称,美国油价高不是沙特的错,而是美国压制自身石油生产的结果。沙特外交部则发表了长文声明,正式回应美方的指责。该声明还披露了一个事实,美政府高官在“欧佩克+”减产决定宣布前曾多次向沙特方面提出,希望推迟一个月公布决定。
分析指出,拜登原本指望通过今年7月的中东之行充足能源供给,在美民众最为不满的通胀压力、油价高企等问题上力挽狂澜,让中期选举天平向民主党倾斜,即便不能说服沙特和“欧佩克+”放弃减产,至少也要将减产推迟到美中期选举之后。
沙特的这份声明让民主党的“政治算盘”曝光,无疑对民主党选情造成严重冲击。
声明发出几个小时后,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翰·柯比就做出回应,煞有介事地逐条进行反驳。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相关报道中直接用“因恐慌而痉挛”来形容白宫面对“欧佩克+”减产时的“歇斯底里”。
美国中期选举:民主党处境被动
当前,美国内正经历严重通胀,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社会矛盾不断积聚。而此前,民主党为拉拢环保团体,不得不限制美国国内的页岩油产能。面对这种“望油兴叹”的尴尬局面,拜登政府只能动用战略石油储备。
根据美国能源信息局的数据,按照当前石油储备释放计划的进度,美战略石油储备到今年第三季度末将跌至3.883亿桶,为1984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国际能源信息署曾建议,一国战略石油储备量最少需要保持在前一年90天净进口量的水平。如果在中断所有石油进口及生产的情况下,美国当前的战略石油储备仅仅够用23.76天。
今年7月,拜登总统首访中东,顶着舆论压力“低头”访问其诬称为“贱民”的国家沙特,主要目的就是“求油”。在拜登的亲力游说下,“欧佩克+”象征性地答应每日增产10万桶,算是对美国聊胜于无的回应。
对拜登这次“平淡收场、空手而归”的中东行,英国国家广播电台评价称,这表明美国实力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对中东的影响力在不断衰减。
“欧佩克+”这一轮每日200万桶的减产规模,是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降幅最多的一次。减产决定推动国际油价迅速飙升,从70多美元一下涨到90多美元。在民主党人专注于中期选举的关键时刻,这无疑像是给拜登政府一记响亮的耳光。
美国中期选举将在11月8日投票,届时众议院全部435个议席、参议院100个议席中的35个将改选。拜登政府当前的支持率仅为40%,选情对民主党十分不利。一旦共和党成功控制一院甚至两院,拜登政府的权力将被掣肘。
全球油气价格上涨被认为是造成美国通胀的重要原因,对拜登来说,油气价格更是将直接影响选民。减产,很可能成为压倒拜登支持率的“最后一根稻草”。共和党人此时则幸灾乐祸,一边嘲讽拜登和民主党空许“油价已在掌握中”的承诺,一边指责拜登政府有意打压美本土油气生产,才导致局面如此被动。
“欧佩克+”缘何不惧得罪美国
面对美国的不断威胁,沙特外交部放话表示,“沙特不接受美国发号施令”。OAPEC也表态称,“减产是在恰当时间做出的正确决定”。面对美国压力,中东产油国态度为何如此强硬?
当前,中东产油国与美国在国际原油市场上正在形成竞争关系。英国《金融时报》评论称,“欧佩克+”的减产决定,标志着中东产油国与拜登政府的“重大决裂”。
过去几个月,为应对美国不断恶化的通胀,美联储激进加息,推高美元指数持续走强,以美元计价的国际油价应声下跌。从这个意义上讲,“欧佩克+”不顾美国压力大幅减产,是对美元定价大宗商品权力的一次挑战。
事实上,中东产油国非常担心欧佩克组织几十年努力才建立起的稳定定价体系受到威胁,所以不愿意在俄乌冲突上以油价来配合美国制俄。
沙特能源大臣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多次表示,“欧佩克+”应扮演维护能源市场稳定的“调节力量”。阿联酋能源部长马兹鲁伊更是明确指出,“欧佩克+”不想在俄乌冲突上选边站队,该组织只专注于防止油价暴跌。
半岛电视台对此评论称,中东产油国对美国通过设置石油出口价格上限等工具来制裁莫斯科持怀疑态度,因为从长远来看,此举将会把石油的定价权从卖方转移到买方。
同时,产油国也有自己的安全顾虑。欧佩克成员国印度尼西亚财政部长丝莉·穆利亚尼曾就此公开表示,集体减产是为了阻止美国“操控大宗商品价格来谋取地缘政治利益”,因为一旦有了这个先例,谁都可能成为美国的下一个目标。
“反击”沙特,美国进退两难
如何“报复”沙特?华盛顿颇费思量,却很难找到有效办法。
民主党议员卡纳表示,上一届政府草率地给沙特开出空白支票,让他们有了安全感,而拜登政府需要恢复适当的平衡。美参议院外委会主席梅嫩德兹建议国会冻结美国与沙特包括武器销售在内的各层次合作。
然而,美方的强硬似乎只能停留在口头层面。民主党议员的制裁提案很难得到共和党人的配合,因为共和党人更愿意因此坐收中期选举的渔利。正如阿拉伯海湾国家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伊比什所说的那样,“华盛顿其实没有太多工具来应对减产决定”。
战略观察家认为,华盛顿与海湾国家的安全与军事合作是互利的,任何形式的退出都会让美国跟对方一样“承受痛苦”。因此,美国在短期内很难使用这些可能反噬自身的政策工具。
其实,停止军售不仅是对沙特的惩罚,也会损害与拜登政府关系密切的美国国防工业巨头们的利益,因为沙特很可能找到替代卖家来填补美国武器的空缺。
“石油换安全”或已失效
“欧佩克+”的减产决定是美国在中东陷入外交困境的一个缩影。半岛电视台的报道指出,减产客观上是为保护石油行业免受全球经济衰退风险的影响,但背后也反映出中东地缘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美国与海湾国家关系的基础——“石油换安全”或已不再有效。
近年来,美国在阿富汗问题、伊核问题、也门危机等地区问题上不负责任的表现,令美国与中东盟友之间的互信不断打折。中东问题研究员马哈茂德·阿鲁什称:“中东已经不再是美国人在过去几十年内所认识的那个中东了。”
作为中东唯一的北约成员,土耳其在外交选择上也与美国渐行渐远。美土在库尔德问题、东地中海油气开发等问题上龃龉不断。面对俄乌冲突,土耳其公开反对制裁俄罗斯。
作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盟友,埃及的情况亦是如此。即使在美西方压力下,埃及也没有“入伙”对俄制裁,今年7月还同意俄罗斯在埃及建设核电站发电机组,埃及从俄罗斯的军购也在持续扩大。
面对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中东国家已普遍认识到,中东不能将自身未来完全寄托于美国,必须提升各自在不受美国干预的情况下管理冲突的能力,通过建立新的外部伙伴关系和更广泛的区域合作,争取更多战略自主性。
正如马哈茂德·阿鲁什所说:“中东不再是那块任由美国告知该做什么或者不该做什么的地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