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可测可管 数字化为电力系统注入灵魂”为主题的 “绿色能源管理”会客厅直播栏目在能见·麒麟学院举行。本场直播由能见科技副总经理曹开虎主持,中国能源研究会配售电中心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中英低碳学院产业导师吴俊宏;施耐德电气智能配电及电能管理业务总经理徐栋;苏州思阔电气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江苏科技大学讲师熊为等业内专家与企业伙伴,围绕 “数字化配电如何确保电力安全的同时提升能效?”“数字化电能质量治理方案有哪些新价值?”“数字化软件如何助力电力资产管理?”“配电网数字化如何实现电力用户友好互动、用能绿色高效?”等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随着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电力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十四五”时期配电网向安全可靠、绿色智能、友好互动、经济高效的智慧配电网不断进化。新形势下,配电网需要强化需求导向,围绕“供需-网架-信息-价值”主线,以信息支撑运行,实现价值创造。对此,吴俊宏表示,配电网的可观可控是近一二十年整个电力系统的关注重点。近几年,整个能源结构供应的变化形势,以及跟电力市场互动的需求,加速了数字化在配电网应用的力度,也加大了数字化在配电网应用的商业模式。配电网数字化转型日益提速。
吴俊宏指出,电力数字化的主要目标,一是支持电力资产安全与高效提升:以安全为核心,降低电力资产的运行风险、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和运营效率;二是支持新能源并网消纳:通过感知、预测、控制、调度一系列电力数字化手段的应用,高比例消纳来自源端和荷端的新能源;三是支持源网荷储协调互动:通过数字化技术聚合源、储、荷等各类资源,综合考虑用户实时需求,协调出力与优化控制,提高灵活性与稳定性;四是支持绿色电力交易与认证:通过数字化技术解决绿电交易高成本、难追溯、易篡改等问题,提升绿电价值;五是支持用户经济高效使用电力:通过电力数字化技术为用户提供用能分析、能效对标,提供最优用能方案。
作为全球能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专家,施耐德电气认为,电气化与数字化所产生的加成效应,让配电系统更加安全、可靠、高效,释放出更大节能潜力。徐栋介绍:“聚焦智能配电,施耐德电气通过加大本地研发投入,深耕本地客户核心需求和应用场景,以持续迭代的软件创新,为配电统得安全运行、资产健康管理、能效管理提升、电能质量稳定护航,进行帮助企业构建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基于EcoStruxure架构,施耐德电气智能配电解决方案,可提供安全可靠且互联互通的硬件产品,更加细分的边缘控制软件,以及更加深入的应用分析和服务,最大限度发挥数字化价值。值得一提的是,施耐德电气全新一代的EcoStruxure TM配电站控终端系列产品可以帮助客户实现电力设备的就地监控、快速分析,提供日常运维辅助;EcoStruxure TM电力监控系列软件满足配电监控需求的同时,可扩展强弱电一体化监控,作为电力专业子系统为客户的定制管理系统提供实时电力数据;EcoStruxure TM配电运营顾问系列软件帮助大型及关键电力用户提升配电系统安全可靠性、资产和运维管理效率、能源使用效率、保障优质供电,建立一体化综合运管维平台。三者协作覆盖配电设计、建造、运营、维护全场景应用。
数字化技术必须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落地,融合对用户的深度理解,才能为用户创造切实价值。 在某大型隧道的建设过程中,施耐德电气发现该项目始终处于较高的环境湿度,极易导致配电设施的老化,给项目带来安全隐患,而超长超大的项目规模导致配电系统庞大但设备极度分散,给后期运维带来极大挑战。针对以上难点,施耐德电气为项目定制配备107 套POI Plus站控大师和4套PO电力监控系统,通过有机组合,打造一体化运管维平台,全面保障系统运行可靠的同时,实现了3个35kV变电站和61个10/0.4kV配电站的统一管理,有效提升运维效率。在此基础上,还通过POA-EM配电运营顾问-能碳管理应用,实现对配电能耗的可视化管理,全面升级节能属性,拓展减排空间,创造了重大水下工程项目数字化转型标杆案例。
徐栋补充道,能源低碳转型是一项复杂的长期工程,企业间需要高密度配合,通过互联、协作和创新,为能源转型加速助力。2014年,施耐德电气推出EcoXpert合作伙伴计划,通过为合作伙伴企业及个人提供一系列覆盖强弱电的专项培训和授权认证,助力合作伙伴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与数字化转型。
在施耐德电气EcoXpert合作伙伴计划支持下,成立于2013年的苏州思阔电气实现了快速发展。熊为介绍到:“随着数字化发展,配电数字化给客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数字化的结果又促进客户的需求日益提升。来自施耐德电气的培训与全面支持,大大提高了我们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团队能够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熊为在某医院数字化解决方案中还提到,施耐德电气助力苏州思阔运用测温、站控单元,主站电力监控系统等安全、高效可持续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医院实现了关键电力设施的预防性维护以及分布式配电房的高效运维,帮助医院全面拥抱行业数字化创新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