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2月1-15日,全国煤炭产量1.9亿吨,日均产量1251万吨,全国统调电厂电煤库存1.76亿吨、可用24天。
进入12月份,全国煤炭日均产量较上月有所回落,日均减少了53万吨的量。11月份,我国生产原煤3.9亿吨,同比增长3.1%,增速比上月加快1.9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304万吨。
产量有所下降的原因,归结起来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临近年底,部分完成全年生产任务的煤矿生产节奏有所放缓,有的甚至开始停产检修,还有个别的关门放假。
二是今年春节较往年来得要早,2023年1月下旬就过年了,春节前,各地加大了节前生产安全检查力度。
三是近一段时期以来,部分煤矿阳性职工数量有所增多,在岗人员有所减少,使得生产和经营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四是今年冬季,较往年的寒潮来得早了一些,寒潮力度大、持续时间长,特别是给露天生产的煤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导致生产效率有所减缓。
五是近日来需求的相对减弱,使得部分煤矿存煤有所挤压,被迫放缓开采节奏。
六是在经历了两年多的高强度持续开采作业后,设备陆续进入疲劳期,亟需维护保养。
需求方面,虽然有疫情管控放开的利好因素支撑,但是实际效果表现欠佳。下游工厂缩减生产线和停产放假的企业陆续增多。外贸方面,受美国消费市场消费能力转弱影响,我国出口至美国市场的产品量、价齐降,外贸需求减弱。受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影响,开工率仍然在走下坡路,带动全产业链相关产品需求的大幅缩减。而消费市场方面同样不容乐观,当前形势下,人们“过紧日子”的思想比较普遍,消费力减弱,同时,受阳性病例增多的影响,消费品结构、渠道、物流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仅通过今年的“双十一”、“双十二”和近期的“买药备药”等事情就可见一斑。
虽然近期的煤炭日均产量较上月日均有所回落,但放在历史的维度中来看依然是处于高位的。因此,即使近期供应有所减少,但相较于当前走弱的市场需求,这些减量的因素依然难以扭转当前煤价的颓势,煤价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将依然缓步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