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碳市场流动率稳居全国第一

2023-01-18 10:00  来源:深圳特区报  浏览:  

记者从深圳交易集团所属公司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以下简称“排交所”)获悉,2022年度深圳碳市场各项重点工作迈上新台阶:碳市场交易额2.47亿元,同比增长30.39%;碳配额交易额2.30亿元,同比增长188.40%;年末碳配额收盘价53.50元,市场累计交易额突破20亿元大关;碳市场流动率为21.25%,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一。

根据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12月28日发布的《关于公布重点排放单位2021年度碳排放配额履约情况等信息的公告》,2021年度深圳市碳排放履约工作已顺利完成,全市747家重点排放单位中746家足额履行了年度碳排放履约义务,履约率为99.87%。据统计,深圳碳市场促进管控制造业企业平均碳排放强度下降42.07%、工业增加值增长62.65%,形成“双向脱钩”理想发展态势。经《中国净零碳城市发展报告(2022)》权威发布,深圳碳排放强度仅为全国平均值五分之一,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据悉,过去的一年,深圳碳市场建设成效显著,主要有以下四大亮点:

出台市场纲领文件,丰富碳市场机制内涵。深圳先后发布《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深圳市碳普惠管理办法》,标志着深圳碳普惠制度体系基本建立,打通了强制减排市场与普惠减排市场,提升了社会公众在绿色低碳生活领域的参与程度,进一步丰富了碳市场机制内涵。

大力推动碳普惠体系建设,引导消费端减排发力。市生态环境局连续发布了《深圳市居民低碳用电碳普惠方法学(试行)》《深圳市低碳公共出行碳普惠方法学(试行)》《深圳市共享单车骑行碳普惠方法学(试行)》和《深圳市森林经营碳普惠方法学(试行)》,为社会公众低碳行为产生的减排量量化提供核算依据。根据对应的碳普惠方法学,市生态环境局指导排交所、腾讯、深圳通公司和巴士集团、深圳供电局陆续推出“低碳星球”“全民碳路”和“碳普惠”小程序,累计用户量超过555万,鼓励公众从绿色行为中获得低碳权益,推动全民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2022年12月,深圳首批“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成功签约,标志着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产品正式落地。

首次开展碳配额有偿分配,释放碳排放有价信号。2022年8月12日,市生态环境局圆满完成2021年度深圳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工作,总成交量58万吨,成交均价43.49元/吨,总成交金额达2526万元,企业竞购踊跃程度超出预期,相关做法经验受到生态环境部认可,并被其他试点碳市场借鉴。

顺利完成配额产品合并,助力碳市场优化升级。2022年4月,在市生态环境局的指导下,排交所将8个年度配额产品合并为统一配额产品(SZEA),解决了各年度配额同质不同价问题,实现配额产品统一定价,推动了配额真实价格发现,提高了碳市场交易效率,维护了碳市场稳定运行。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千亿自愿碳市场火爆全球,中国拥有庞大供给

千亿自愿碳市场火爆全球,中国拥有庞大供给

随着中国争取尽早重启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市场,以及香港交易所去年10月推出全新的一站式国际自愿碳市场Core Climate,关于自愿碳市场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市场的关注。
欧盟碳关税提前实施,中国这些行业将受影响?

欧盟碳关税提前实施,中国这些行业将受影响?

欧盟碳关税终于敲定时间:2023年10月试运行,2026年全面实施,较今年6月的决定,实施时间被提前了一年。碳关税覆盖水泥、铝、化工、电力、氢气、钢铁等产品,关联到的动力电池、光伏等新能源行业也将受到较大影响。这些行业出口需额外纳税,进而增加出口成本。
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

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

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报告》显示: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全国碳市场运行框架基本建立,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实现了预期目标。
全国碳市场成交额突破百亿元

全国碳市场成交额突破百亿元

12月22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累计成交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以来,共运行350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23亿吨,累计成交额101.21亿元。
李家杰博士智慧能源布局再添一笔 香港中华煤气率先达成首宗碳交易

李家杰博士智慧能源布局再添一笔 香港中华煤气率先达成首宗碳交易

李家杰博士表示,全球不断加剧的气候危机,要求我们必须加速向低碳社会转型。科技创新没有边界,应对气候危机需要每个国家、企业乃至个人一起参与,携手共建绿色星球。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