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遇高温缺电怎么办?成都“两会”给出解决方案

2023-02-23 08:54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浏览: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成都市“两会”进行到第二天。当春雨淅沥沥地润湿着这座城市,代表委员们却在重提2022年迎峰度夏的考验——历史最高温度、最少降雨量、最大用电负荷“三最”叠加,全省还首次启动了能源保供“一级应急响应”。

极端天气发生频度增加,如果再遇到缺水缺电怎么办?如何让生活少受点儿影响、生产少一点损失?高温限电的记忆演变为今年的提案、建议,摆上台面,推进解决。

在去年经济总量跨过2万亿元之后,成都《政府工作报告》给出进一步发展目标,2023年GDP增速达到6%以上,再过5年突破3万亿。GDP与用电量是正相关的关系,甚至电力行业有言,用电量与经济总量大约是1:1.2的比例。

身处“富气贫煤少油多水”的四川,这座以绿色低碳引领发展的超大城市需要正视“缺电之痛”,满足发展用电需求,并给出极端情况下的应急预案,让企业和市民吃下稳定生产、生活“定心丸”。

委员呼吁 希望解决电力稳定供应问题

“突出建圈强链、数实融合,深入推进智造引领建设制造强市”写进了成都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迈步产业高端与高端产业,离不开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实则对电力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成都市政协委员、通瑞生物制药(成都)有限公司企业运营事务总监罗玉熙以所在的生物医药产业举例:“我们所在的核药行业基本实现机械手自动操作,但去年却遭遇了电力短缺。”

罗玉熙介绍,放射性核素药物具有半衰期,有的半衰期只有2-3天,有的甚至只有几个小时,如果不能保障生产,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

对于成都市政协委员、巨石集团成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兼总经理陈杰而言,能源难以保障的“损失”从另一方面体现出来。陈杰以自身公司为例,当时电力供应紧张需要省外送电,公司生产的电价因此上涨,经营成本被推高。

“近年来,受成都市产业结构调整、高温天气加剧等因素影响,成都电网负荷尖峰化趋势愈发明显。”成都市政协委员、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王宏波表示,预计到2025年,成都电力需求将达2600万千瓦,年均用电需求增速约9%,构建与之相匹配的超大城市能源电力保供体系迫在眉睫。

30%与18% 电网“空心化”问题亟待解决

身处水电大省,成都却电力电量双缺。《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与成都负荷中心“电源空心化”问题分不开,直指成都电源结构的不合理。

王宏波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解决成都地区电源空心化问题的建议》的提案。他认为成都电网位于四川电网中部,属于典型受端网络,主要电力依靠康定、雅安、瀑布沟等川西水电通道输入,网内仅有金堂电厂、部分生物质电厂以及小水电等电源进行局部就地消纳。

缺乏本地电源到什么地步?王宏波在提案中给出一组数据:2022年度夏期间全市最大用电需求负荷2050万千瓦,网内220千伏及以下电源装机占全市最大用电负荷比例仅18%,该比例不足国内典型受端电网北京(约40%)、上海(约56.58%)的一半。

这一看法与成都市政协委员、三峡集团四川能投党委书记,董事长姚英平不谋而合。在姚英平的提案内容里,也是将成都电网“空心化”列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川省内,还存在一个类似‘西电东送’的问题。四川水电最为富集的区域是凉山州、甘孜州和攀枝花市,而用电量最大的地方在成德眉资。从省内来看,就存在丰富的水电资源无法送达负荷中心的问题。”姚英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成都电网“空心化”还要承受省内“西电东送”的压力,省内电网的“骨架”没有完全拉开,占全省负荷超过1/3的成都缺乏本地电源。

用电峰谷差又是电网“空心化”的另一问题,成都不只需要一个“本地电源”,还要需要一个充电宝。

“我查了一下数据,成都电网最大负荷峰谷差已超过600万千瓦,预测到2030年的峰谷差要接近800万千瓦到1000万千瓦。”姚英平说,如果没有一个“充电宝”为电力负荷削峰填谷,高峰负荷时期变电站超载状况就会更加严重,甚至会崩溃。

项目储备 “安电源”和装“充电宝”的双重解法

找到了成都电网“空心化”的症结,对应措施有两种。

一种是“安电源”,即增加电力负荷供应,扩展电源建设周期和开发潜力。不过,姚英平在提案中提到,燃气机组存在增加碳排放问题,2030年前可适度开发;2030年碳达峰后,则不宜再规模化开发。

另一种是“安充电宝”,提高新能源的比例,同时上储能项目,削峰填谷。因为新能源多是“看天吃饭”的类型,建设新能源电站就需要配10%到20%的储能。根据《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预计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按20%的储能配套测算,储能市场空间至少在2.4亿千瓦左右。

目前,全国的“充电宝”也有多种类型,有的是抽水蓄能,有的是化学电池储能,都各有利弊。按照四川的规划,在成都周边已经有几个抽水蓄能项目已经选址或开工建设。

在姚英平看来,“安电源”和“安充电宝”这两种做法实质应该是一套组合措施,二者不能相互孤立。

他以位于成都崇州的李家岩举例,“我建议将李家岩打造成‘供水+储能’相结合的绿色创新示范工程。抽蓄电站建成后将作为成都市巨大绿色‘充电宝’。”目前,该项目已纳入国家和四川省“”十五五”重点实施项目,但考虑到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周期,姚英平提出加快推进建设,提前投产,有利于满足电力调峰调频需求,也能提前实现区域电力行业的碳达峰目标。

事实上,任何电力供应都没有一套最完美的答案,除了抽蓄电站之外,多重电力应对手段都应储备。记者注意到,氢能、光伏、零碳园区等都写进了委员们的提案。

致公党成都市委员会提出,加快推动成都近零碳园区试点建设,加快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推动发展光伏厂房、光伏楼宇,最大程度使用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电力与绿色电力,并充分利用余热余压,降低园区能源消耗。

民进成都市委员会则鼓励小区物业在获得大多数业主同意的条件下,在各住宅楼顶安装光伏设备,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

迎峰预案 签署购煤协议保障煤炭供应

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上述能源结构完成调整前,四川再次出现少水、高温、缺电的极端情况怎么办?《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两会”现场了解到一些预案。

往年夏季丰水期,让位于水电消纳,火力发电厂基本以最低负荷运行,主要起调峰作用。去年“汛期反枯”,为补上水电缺口,火力发电厂“火力全开”。在成都当前的电力供应格局中,国能成都金堂发电有限公司(简称金堂公司)是成都的主力火电厂。

据成都市政协委员、国家能源集团四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平介绍,煤炭是火电厂的“粮食”,做好电煤采购存储,才能保证满发尽发。

在应对煤价大幅上涨的行情方面,金堂公司今年有了新的对策。按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23年电煤中长期合同签约履约工作方案》,鼓励煤炭生产企业和用煤企业直接签订电煤中长期合同。张平告诉记者,金堂公司已经和煤炭生产企业完成了这项长期供应合同的签署,“我们在2022年实际用煤量的基础上,还再放大了一些,超过了去年用煤量的105%,以此保障今年全年的煤炭供应,在成都能源保供工作中发挥好‘稳定器’‘压舱石’‘顶梁柱’作用。“

除了火电兜底,超大城市的保供能力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完善?成都市发改委总经济师陈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提到,去年底四川省发布了《电源电网发展规划(2022-2025年)》(简称《三年规划》),对电源本地化进行了很详细的建设规划。

陈健提到,比如要在成都等负荷中心新增布局一批气电项目和应急保障电源,增强应急调峰能力;又比如强化负荷中心间、流域间、省际间互联互济,突破一些送电瓶颈,增强电能输入通道;还有新增开工抽水蓄能、变电站等项目,提高城市本地电网的承载能力。“都是瞄准解决现存的短板”,陈健表示。

“到2025年,四川要基本建成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的电力系统”,这是《三年规划》定下的目标。当这些定位近期、中期、远期的重点项目一一开工、投用,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或将让未来的成都、四川不再承受“缺电之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南非急上能源项目解缺电之困

南非急上能源项目解缺电之困

近期,南非电力短缺情况加剧,为应对能源危机,南非政府宣布,将在加大电力进口力度的同时,鼓励私营企业加大投资、力推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建设
美国能源部:欧洲国家今年冬天“万幸”能供上电,但明年会更难

美国能源部:欧洲国家今年冬天“万幸”能供上电,但明年会更难

美国能源部副部长大卫·特克称,美国认为,欧洲国家今年冬天“万幸”能供上电,但明年冬天会因缺少俄罗斯天然气供应而变得“更难”
03-01
南非:国防军驻扎以来已有48人因破坏电力设施被捕

南非:国防军驻扎以来已有48人因破坏电力设施被捕

南非国家电力公司21日在其例行记者会上对外证实:在南非政府派驻国防军至各地发电站后,截至目前已有48人因涉嫌破坏发电设施遭逮捕
海南电网全力做好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保供电工作

海南电网全力做好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保供电工作

从南方电网海南电网公司了解到,海南省和中国石化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总投资280余亿元的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目前已进入全面开工增产阶段,用电负荷已增加至13万千瓦左右,预计3月上旬该项目阶段增产完成后,用电负荷将提升至20万千瓦,约占儋州市最高用电负荷的1/3。
数字孪生技术让电网更智慧

数字孪生技术让电网更智慧

不久前,我国首个全息数字电网在江苏建成。该虚拟电网覆盖10万公里架空输电线路、28万基输电杆塔及相关地形地貌等数据。这是我国首次对上亿千瓦负荷的大电网进行全息数字化呈现。在融合北斗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基础上,全息数字电网可实现从电网建设到后期巡检、故障处理等的全周期、全方位、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