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引发全球关切的“北溪”天然气管道爆炸案至今仍疑云重重。虽然西摩·赫什把北溪重新拉回了人们的视线中,但他的长篇爆料犹如巨石投入大海,却并未激起太大的浪花,美国的苍白回应和西方媒体的“集体沉默”,更加重了人们内心的疑虑。这些爆料将矛头直指美国,案件调查难以继续推进,事件真相恐迟迟无法水落石出。
爆料细节:矛头直指美国
去年9月发生“北溪事件”由于调查的迟缓,在过去近半年之后,犹如爆炸过后的海面早已趋于平静。但今年2月8日美国普利策奖获得者、美国调查记者西摩·赫什的重磅爆料又重新引发了人们的关注,他在线上出版平台Substack上爆料:美国是“北溪事件”的幕后黑手。在这篇报道中,他详细揭露了美国将此次行动绕开国会和联合挪威实施此项计划的全过程。
爆料中提到,早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美国高层就曾威胁会对北溪管道下手。在美国总统拜登会见德国总理朔尔茨之后举行的发布会中,他谈到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那么美国将结束北溪二号。在这之前,美国副国务卿纽兰也透露出了相同的信息。去年6月,美国借助为期13天的北约年度军演“波罗的海22号行动”,在“北溪”管道附近进行了水下埋设炸药模拟演练。随后潜水员便按照计划在管道的保护罩上安装了C4炸药。在爆炸发生二十多天前,美军飞机曾在事故点上空盘旋。
虽然“北溪事件”发生后,美国一再指认俄罗斯是“凶手”,但美国高层的言论令人质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去年9月30日曾发表过这样的言论——“‘北溪爆炸’是‘一个一劳永逸解除对俄能源依赖的好机会’。”纽兰也曾表示,北溪管道被毁对于她本人和美国政府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情。
动机明确:美国是赢还是输
观察人士指出,美国具备炸毁北溪管道的明确动机。赫什在接受网络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决定破坏北溪的原因是担心冬季的到来会使得德国迫于能源压力,而放弃对俄罗斯的制裁。美国政治分析人士丹尼尔·帕特里分析美国此举的目的,是为了将德国等欧洲国家捆绑在反俄的阵营中。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认为美国既有动机也有能力实施此次破坏。他认为炸毁北溪管道面临艰巨的工程量,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同时还需要考虑周边国家的严密监控。很少有国家可以越过美国展开这次行动。
“北溪事件”不仅与俄乌冲突高度关联,其背后还蕴藏着一场能源“暗战”。长期以来,美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优势“耿耿于怀”。由于全球能源消费结构转型偏向天然气,美国迫切需要占领这一新能源高地以巩固自身霸权。而俄罗斯的“去美元化”和北溪管道项目的推进,则成为了美国实现这一目标的“拦路虎”。
“北溪事件”发生至今已经为美国带来了显着利益。美国能源信息局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2022年前10个月,超过60%的美国液化气出口流向欧盟,欧盟成为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最大的目的地。深陷能源危机的欧洲,不仅更加依靠美国,还需要支付高达三到四倍的费用以向美国购买能源。
经济收益却难以消除政治危机。赫什认为,尽管拜登希望保持北约内部的团结,但北溪行动会适得其反。美方破坏北溪管道的行为会在北约内部造成分歧,这将会导致一些北约成员国选择退出。美国无视他国利益的做法给欧洲带来了巨大损害,欧洲民众熬过了寒冬,但欧洲的企业仍然在水深火热中挣扎。
调查僵局:事件会否真相大白
赫什的细节爆料和全球各路专家都将矛头指向美国,但美国简单粗暴的回应,西方的集体沉默以及速度缓慢的调查,让“北溪事件”的真相蒙上阴影。面对赫什长篇报道的揭露,美国官方并未做出有力回应。赫什说,无论自己怎样披露细节,美国政府也永远不会承认。西方媒体则对赫什的报道“视而不见”。
应俄罗斯要求,联合国安理会于2月21日召开审议北溪爆炸事件。面对俄罗斯提出让联合国开展独立调查的要求,美国则反驳说,俄罗斯此举是在俄乌冲突一周年之际转移注意力,强调丹麦、瑞典和德国已在进行公开、客观的调查,无需以此来消耗联合国的调查资源。
悬而未决的“北溪事件”真相何时才会浮出水面?赫什说,他将继续披露事件更多细节,也许下一次爆料不再只是一颗巨石,而是一枚深水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