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技术的批量化发展已具有充分保障。加快启动后续新核电项目的审批对我国建设核电强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发展核电是和平时期保持和拥有强大核工业、核实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军民融合战略的重要领域。”参加今年“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核电项目的推进需要提前布局,创新示范项目、技术与机制。
中国核电技术批量化发展已具有充分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核电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成绩,“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关键节点按期或提前实现;AP1000全球首堆三门核电1号机组已于2017年具备装料条件;世界首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建设进展顺利;CAP1400研发加快推进;霞浦示范快堆工程土建开工。
“可以说,中国核电技术的批量化发展已具有充分保障。”罗琦表示,我国在役核电机组自投运以来,始终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2级以上运行事件,核电安全状况始终保持着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中国商运核电机组数量达到38台,总装机容量3680万千瓦,机组数量及装机容量均列世界第四,在建机组质量受控。此外,《核安全法》的出台也更进一步提高了中国核安全的监管能力。
核电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可行选择
在2012年颁布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文件中指出: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达到在运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核能发电量占比依然较低。
罗琦强调,核电产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核电的发展关系到产业链上下游的科技研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核燃料循环等环节能力的提升,关系到军民融合的核工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完善我国能源结构、减少雾霾、减少污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可行选择。
核电是助力我国经济升级的重要推动力
“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具有加大电力投资的刚性需求,发展潜力巨大。核电已成为国家“走出去”的“新名片”,是助力我国经济升级的重要推动力。“世界核能科技创新方兴未艾,抢占未来核能技术的制高点,已成为各核大国的战略选择。”
“从全球未来能源发展趋势来看,核能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和标志。核电的可持续发展是确保我国核大国地位、抢占核领域制高点的重要一环。”历史和国内外经验显示,核电建设如果不能保持一定规模的连续发展,忽高忽低、大起大落,将影响到我国核电的安全高效发展。
鉴于此,罗琦建议国家在进一步加强对核电安全监管的基础上,按照规划目标尽快启动并有序核准核电项目,保持每年6-8台新机组的开工速度。同时,罗琦还呼吁,中国要加快推动 新 核电机组、“玲龙一号”(ACP100)、海上浮动核电站以及“燕龙”泳池式低温供热堆等新项目的建设,提前布局,创新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