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首台!能抗波音737撞击!中国这座核电站有多厉害?

2023-03-27 09:36  来源:中广核工程 央广网  浏览:  

3 月 25 日 6 时 55 分,随着 168 小时试运行试验圆满完成,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站 3 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随着该机组的投产发电,中广核在运核电机组达到 27 台,在运装机容量超过 3056 万千瓦。

▲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投产仪式现场

防城港核电项目预计一、二期工程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突破 345 亿千瓦时,能够满足 587 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年度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超 1040 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2856 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 7.8 万公顷森林。这座获得中国、英国、欧盟三重认证的核电站,可以抵御波音737飞机的撞击,其安全性不言而喻。但追溯这座核电站的建设过程,其中又有多少艰辛。

从2015年12月24日开工至今,2500多个日夜,5400余家上下游企业,数万名工程建设者,40多万份设计图纸……这座小小渔村仿如时光机,记录了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建设历程的点点滴滴。

此时此刻,从这里腾飞的“华龙一号”正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清洁能量,点亮万家灯火。在电机轰鸣中,我们更听见中国腾飞时最波澜壮阔的声音。

低头靠勇气、抬头靠实力

自主设计让核电更安全

自1987年中国引进法国技术,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建设开始,拥有中国人自己的核电技术,就是中广核人时刻不忘的梦想。

“关键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国核电行业起步相对较晚,看到其他核电强国纷纷发展了自己的百万千瓦级三代核电技术,我们也必须迎头赶上。”中广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王鑫表示,“怀着低头靠勇气、抬头靠实力的信念,中广核人埋头苦干、砥砺奋进,进行了全面的顶层设计,确定了总体技术特征、顶层技术要求和关键参数;创新性提出了‘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对关键工艺和设备进行充分的方案比选、论证和试验验证,通过反复设计迭代实现了性能匹配;自主研发了177堆芯设计方案,并对反应堆结构进行了全面革新设计,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堆芯设计方案,各项性能指标全面对标国际同类堆型,经济性能更优。”

2011年日本福岛事故之后,全球核电建设的步伐被打乱,国家对核电的安全发展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广核人没有放弃三代核电技术的研发,而是在总体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加强了应对极端事故的兜底措施,将“非能动”概念广泛引入“华龙一号”的设计中,增加应对全场断电、燃料水池应急冷却、多样性水源等方面的改进,全面增强了应对类似福岛这样严重核事故的能力。

双层安全壳的设计也是“华龙一号”的重要设计特征。工程公司设计院团队于2014年完成这项自主设计,为“华龙一号”核电站穿上了“铁布衫”“金钟罩”。这一自主设计使得“华龙一号”机组能够承受类似于波音737飞机的撞击,安全稳如泰山。

“华龙一号”的研发过程中,有一百多个系统,几百上千个专项要做,涉及到很多试验都从来没有做过。但中广核人全力以赴,终使“华龙一号”技术方案于2014年8月通过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联合组织的专家评审会,被认为是可持续发展的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万千瓦级核电堆型。

“在整个研发的过程中,我们重点解决的并不是设计问题,而是思想上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转变,这才是最重要的。”王鑫指出,“截至目前,‘华龙一号’已获批及申报的国际、国内标准多达150余项,已获批或申请国内外专利及软件着作权440余项,树立了中国标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创造。”

大团队拧成一股绳

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高质量投产

从“两弹一星”,到建成大亚湾核电站,再到“华龙一号”诞生,我国核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巨大蜕变。而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的开工建设,及至建成投产,是又一次倍受关注的飞跃。

2015年12月24日,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在北部湾畔破土动工。“华龙一号”工程建设的挑战扑面而来,工程建设者们始终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扛起建设“国家名片”的千钧重担。克服诸多挑战,在项目大团队的精诚合作下,3号机组于2018年5月23日实现穹顶吊装。但所有人都明白,离真正的成功,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一路爬坡过槛,工程建设者深刻领会“今天的工程质量就是明天的核安全”,将“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放过一声微弱的“劈里啪啦”声,我们彻底发掘和处理了整流变压器拉板未接地的“暗病”;紧固后的螺母露出的丝扣接近2个,我们硬是推动厂家将这批游离在合格与不合格边沿的紧固螺栓全部更换;安全壳打压试验时冷冻机出了故障,我们一个晚上运了十吨冰给机器冷却,保证了安全壳打压试验顺利结束……图片“随后高质量完成的热试,进一步验证了‘华龙一号’技术的可靠性,增添了各方对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高质量建成的信心和决心。”工程公司防城港项目部党委书记、总经理马立民表示。

2022年11月25日,防城港核电建设现场艳阳高照。在当天召开的首堆装料暨高质量投产动员大会上,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为13支党员攻坚队授旗,强调要集全集团优势资源,确保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高质量投产。

按照集团部署,现场迅速发起规模空前的“大会战”,项目大团队顶住压力、稳扎稳打,相继实现装料、冲转、临界、并网等一系列重大节点。并创造了热试后仅三个月即具备装料迎检条件、高峰期月处理遗留项2.5万条,装料前机组变更及遗留项累计清除率达到99.3%等集团核电项目新记录。最终于今天实现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高质量投产,实现“零跳机、零跳堆、零小修、零重大设备损坏”的投产目标。这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生动实践,也是集团上下同心、合力攻坚的重要成果。

深化打造核电工程生态圈

牢牢把握“自主”这颗“中国芯”

重大工程,印证实力,承载希望。

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高质量投产,向世界展现了中广核乃至我国核电产业的能力,标志着中广核“华龙一号”实现从技术研发、到工程转化、到项目投产的全面落地。

30多年前建设大亚湾核电站,是法国人和英国人联手教我们,连地板砖、水泥和电话线都要进口。“经历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建设,中广核有意识地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400多家企业,共同突破400多台核心装备国产化,有效促进国内装备制造业国产化能力的提升。”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宁小平表示,“后续,我们将持续深化打造核电工程生态圈,不断提升我国核电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2020年欧洲压水堆核电站用户认证(EUR)

▲2022年英国核电通用设计审查(GDA)

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作为中广核“华龙一号”技术的参考电站,其成功投产充分证明了华龙一号的安全性、先进性和成熟性。作为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满足我国核安全法规标准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安全要求。截至目前,中广核“华龙一号”是唯一获得IAEA安全审查、英国GDA(核电通用审查)和欧洲EUR认证(压水堆核电站用户)的中国核电技术品牌,技术的先进性、安全性、成熟性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从“华龙一号”的研发,到西部首堆项目投产,再到批量化建设全面铺开,这是“中国梦”照进现实的时代特写。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将“自主”这颗“中国芯”牢牢把握在手中的我们,一定能高质量高水平推进“华龙一号”项目建设,让华龙飞得更高更远,将核电事业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建设稳步前行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建设稳步前行

3月25日6时55分,随着168小时试运行试验圆满完成,我国西部地区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国广核集团广西防城港核电站3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这也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建设又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哈萨克斯坦原子能公司向中国交付首批燃料组件

哈萨克斯坦原子能公司向中国交付首批燃料组件

哈萨克斯坦国家原子能公司 Kazatomprom 已通过铁路从 Ulba-TVS LLP 工厂向中国交付了首批 AFA 3G TM 燃料组件。由装有燃料组件的 34 个海运集装箱组成的列车已交付给中国的核电厂,并配备了特殊的安全服务。交付量相当于一个反应堆的重新装载(略多于 30 吨低浓铀)。它被中国广核集团公司(CGNPC)正式验收。
西部首台!能抗波音737撞击!中国这座核电站有多厉害?

西部首台!能抗波音737撞击!中国这座核电站有多厉害?

3 月 25 日 6 时 55 分,随着 168 小时试运行试验圆满完成,中广核广西防城港核电站 3 号机组正式具备商业运行条件。随着该机组的投产发电,中广核在运核电机组达到 27 台,在运装机容量超过 3056 万千瓦。
中国广核:2022年净利润99.65亿元 同比增长2.06%

中国广核:2022年净利润99.65亿元 同比增长2.06%

据悉,中国广核近日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中国广核实现营业收入828.22亿元,同比增长2.66%;2022年实现净利润99.65亿元,同比增长2.06%。
全球纪录!中广核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突破6000天

全球纪录!中广核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连续安全运行突破6000天

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再度刷新世界安全运行纪录!记者从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大亚湾核电”)获悉,截至2023年3月16日,中广核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实现连续安全运行6000天,创造了国际同类型机组连续安全运行天数的最高纪录。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