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谢和平院士团队:破解“海水直接电解制氢”世纪难题。
近日,由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的2022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在北京揭晓。深圳大学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与其团队的研究成果“全新原理实现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成功入选。
发布仪式上,科技部聘请的专家张建玲高度评价道:“谢和平院士团队开创的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的全新原理与技术,彻底避免了电解水制氢对纯净水的高度依赖,有望加速推进形成多能互补的中国原创‘海洋绿氢’全球新兴战略产业,开启无需纯水的制氢新时代 。”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氢矿,向大海要水是未来氢能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复杂的海水成分导致海水制氢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20世纪70年代初便有科学家提出,海水可否直接电解制氢?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知名研究团队进行了大量探索研究,却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规模化高效稳定海水直接电解制氢原理与技术仍是世界空白。
▲谢和平院士 深圳大学/供图
经过多年研究,谢和平院士团队提出了从物理力学与电化学相结合的全新思路,破解海水直接电解制氢面临的难题与挑战,从而创造性地开创了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新原理与技术 。同时,该团队还研制了全球首套400L/h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技术与装备,在深圳湾海水中连续运行超3200小时,令人信服地从海水中实现了稳定和规模化制氢过程。
向前沿发力,向科研进军,持续提高“顶天立地入海”的创新科研能力是团队永葆“战斗力”的法宝。去年12月,谢和平院士团队与东方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东方电气(福建)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签署了“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原创技术中试和产业化推广应用”的四方合作协议,打造的全球首个海上风电无淡化海水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平台将在福建进行海上中试。
这并不是谢和平团队第一次助力城市发展。深圳大学在去年9月的一期《央视新闻》中刷了一波“存在感”。新闻报道了“探索二号”搭载“深海勇士”号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海试任务的消息。在该航次中,由谢和平院士领衔的深圳大学与四川大学团队自主研制的深海沉积物(天然气水合物)保温保压取样装备海试成功。
在深大举行的“双院士”讲座中,谢和平表示,“自由大胆的灵魂+耐心与执着的精神=求真求索”。他说,搞科研做学问不能太局限于眼前的得失,要问问自己的科研对世界科学发现有什么建树,对人类科技进步做什么贡献,对各行业领域技术革命起什么作用。思想要自由,想象要大胆,探索要执着,学术要严谨,聚焦国家战略科技问题,探索国际前沿大科学问题,攻关重大核心技术问题。
2018年,63岁的谢和平来到深圳大学,他把这段旅程定义为“再创业”。在此前采访中他表示,自己的目标就是不吃老本——做好“战斗员”,亲自干,产出高水平成果;当好“指挥员”,培养人才,做出高水平项目;争当“参谋员”,战略谋划,提出高质量建议;做好“宣讲员”,学风科普,进中小学校园……“六十归来仍少年”,谢和平院士在科技创新的路上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