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最后一期培训结束,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油气井下作业中心纯梁作业区的80余名司钻全部掌握操作自动化作业设备、排除故障的技能。硬件设施的到位运行和操作人员的技能达标,标志着国内首个成规模作业自动化示范区在油田建成。
作为油田生产链条中的重要一环,修井作业起到了“治病保健”的作用。一直以来,修井作业采用“四人一机”的作业模式,1名司钻负责修井机的操作,2名工人站在井口进行吊卡摘挂、油管扶正、液压钳操作等,还有1名工人负责场地工作。
脏、累、险,一直以来是石油行业井下作业场景的真实写照。油气井下作业中心物资装备部高级主管王贺说,作业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安全风险高,“传统的作业模式几十年没有变过,高强度、重复的机械劳动对人体伤害极大。”
这种状况从2020年开始得到改变,到2021年3月,作业机械化实现全覆盖。作业机械化使得井口人数从2人减少到1人,作业时不需要弯腰,平推平扶代替了搬抬。
“井口没人,才是本质安全。”王贺说。2021年,胜利油田实施“井下作业自动化装备配套三年规划”及“2021年实施计划”,同年3月和5月,第一台大修和小修自动化设备相继投入使用。
2022年1月28日,纯梁作业区迎来了第一台小修自动化作业设备。半年时间,作业区陆续装备了12台,取代了过去的23台设备,一线班组人员也减少了一半。
一场作业动力变革拉开大幕——车载自动化设备省掉了固定式井架搬运车辆,解放了井架安装工人;井口没有了作业工人,全部操作只要司钻一人一键完成;可实现24小时连续作业,人均劳动效率大幅提高。
据悉,2023年,油气井下作业中心还将建成现河、桩西2个自动化作业区,其他作业区各建成4个自动化项目部,小修自动化作业设备达到147台,占比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