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五大发电旗下旗舰上市公司如华能集团旗下华能国际,大唐集团旗下大唐发电,华电集团旗下华电国际,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国电电力,国家电投集团旗下中国电力公布2022年报和2023年一季度业绩(除中国电力)。
相比2021年,2022年各家上市公司业绩提升明显,一改去年全方面亏损局面,3家上市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在火电成本端改善助力业绩回暖的同时,绿色低碳转型效果显著,新能源对业绩的贡献可以称得上是独挑大梁。
而2023年一季度,各公司业绩更是加速恢复,全部实现盈利,华能国际领跑各家上市公司。
2022年3家旗舰上市公司实现扭亏为盈
华能国际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67.25亿元,同比增长20.3%。实现归母净利润-73.9 亿元,较2021年亏损额同比下降26.17%。
大唐国际2022年营收为1168.28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12.76%。归母净利为-4.11亿元,亏损额同比下降95.49%。
国电电力2022年年报显示,2022年实现营收1926.81亿元,同比增长14.4%。归母净利润27.47亿元,相较2021年净利亏损18.56亿元,同比增长248.03%。
华电国际1070.59亿元,同比增长2.34%,归母净利1亿元,上年同期净利亏损49.82亿元,同比扭亏。
中国电力报告期内收入为436.89亿元,同比增长23.15%。归母净利达26.48亿元,与去年同期亏损3.91亿元的情况相比,同比扭亏。
2022年,燃料价格仍高位运行,但稳中有降为五大发电集团赢得了喘息空间。燃料成本仍然是影响发电集团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国家对煤炭市场调控力度增强,伴随国内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以及进口煤源的持续恢复,港口煤价虽持续回落,但目前电煤价格仍处于相对高位,回归正常合理区间仍需一个过程。
2023年一季度各上市公司均实现盈利,华能国际领跑
华能国际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652.69亿元,同比增长0.03%;净利润约22.5亿元,去年同期亏损9.56亿元。
大唐发电2023年第一季度总营收280.50亿,同比-5.88%;归母净利润1.37亿,同比+133.09%。
华电国际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319.78亿元,同比上升10.97%,归母净利润11.34亿元,同比上升82.3%。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319.78亿元,同比上升10.98%,第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1.34亿元,同比上升82.3%。
国电电力2023年一季报显示,总营收453.33亿,同比-3.10%,归母净利润9.64亿,同比-8.73%。
因中国电力是港股上市公司,港股仅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和年报,因此未有中国电力一季报信息。4月28日,中国电力(02380.HK)在港交所发布公告,2023年一季度合并总售电量为22,706,070兆瓦时,较去年同期减少15.79%。从中国电力的装机结构来看,和其他发电上市公司相比,其装机绿色新能源属性更加显著,从2022年其实现净利润超26亿元来推算,即算有一季度发电量下降因素拖累,实现盈利应该问题不大。
积极布局新能源发电装机 绿色转型成为盈利保障
五大旗舰发电上市公司均指出,2022年加快推进绿色转型,积极布局新能源发电装机,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值得一提的是,各家上市公司,新能源装机贡献了利润的大部分,独挑盈利重担。华能国际清洁能源装机增长,为公司的利润作出较大贡献,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一季度风电、光伏合计利润22.7亿元。
华能国际可控发电装机容量127228兆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容量33171兆瓦,2022年新增并网可控发电容量8614兆瓦,其中新增清洁能源装机容量6564兆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进一步提高至26.07%,同比提升3.68个百分点。
大唐发电2022年,新增发电机组容量2699.4兆瓦,其中火电燃机1477.8兆瓦、风电项目338兆瓦、光伏项目883.6兆瓦,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3.1%。
截至2022年末,国电电力控公司权益装机容量5309.32万千瓦,其中火电3210.13万千瓦,占比60.46%;风电、光伏、水电等非化石能源权益装机合计2099.19万千瓦,占比39.54%,接近四成。
2022年中国电力发电合并装机将容量为31599.2兆瓦,同比增加2667.3兆瓦。其中,清洁能源包括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气电及环保发电的合并装机容量合共为20519.2兆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