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人工智能、大数据、遥感、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中应用不断深化。生态环境数据资源体系持续完善,新接或补充更新空气质量乡镇站监测数据、入河入海排污口信息、危险废物处置转移信息等33类数据,新增数量17.72亿条,数据总量达到169亿条。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大气环境监测卫星、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相继发射并在轨稳定运行,我国天基碳监测体系建设迈出重要一步。首个国家碳计量中心成立,开展碳计量重大问题攻关,加强碳计量数据的采集、分析、评价和应用。
组织对49家数据中心开展能源计量审查并提供计量技术帮扶,有效促进数据中心能源计量管理规范化和精细化,提升能源计量能力和水平。数字化支撑工业节能减排降碳作用日益凸显。钢铁行业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国已有3家企业1.82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数字化有力支撑能源结构绿色化转型。国网系统内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超400套,智能变电站超5000套,电力调度控制专用物联网实时测点达2亿多个,推动构建与新能源相适应的新型电力系统。
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积极发展智慧农业,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金融、贸易、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领域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数字技术促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普及数字技术助力打造绿色宜居生活环境。深圳等城市引导鼓励数字企业创新,研发垃圾清扫、分类、运输、检测等自动化设备,开发从投放垃圾分类、转运到处理全链条的智慧化、平台化管理体系。多地探索利用碳账户、碳积分等形式,推动普及绿色生活理念。北京、山西、四川、安徽等地上线个人碳账本,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将群众多场景碳减排数据汇总量化为碳积分,予以相关兑换奖励,充分调动公众减排降碳积极性。共享出行推动公众交通更加绿色低碳。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出行选择,全国460余个城市共投放互联网租赁自行车1500余万辆,日均订单量3300余万单。
以下为原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部署,深入实施《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方面系统总结2022年各地区、各部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开展数字中国发展地区评价,展望2023年数字中国发展工作,编制形成《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
点击查看: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