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经济新闻》6月5日报道,源于俄乌冲突的能源危机再次凸显出依赖化石燃料的风险。在脱碳浪潮之外,即便从能源安全的角度出发,加速可再生能源普及也将左右国家和企业的命运。飞速发展的可再生能源科技最前沿正在出现什么变化?
《日本经济新闻》以专家的意见为参考,对太阳能、风能、氢能、核电、二氧化碳回收五个领域备受瞩目的11项脱碳技术的普及程度进行了评估。
在即将实现商用的领域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可能成为游戏规则改变者的下一代太阳能电池——钙钛矿电池。
七国集团(G7)在4月的气候、能源、环境部长会议《联合声明》中,将“推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技术革新”与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并列。这也是该声明首次提及钙钛矿电池这一名词。
2月11日,在横滨市的一处市民交流设施中,50多人围拢在铁道模型周围,不时发出赞叹。
稀奇的不是模型本身,而是由厚度不足1毫米的太阳能电池提供的动力,证明了即使房间里光线微弱也能产生足够的电力。
钙钛矿电池轻、薄、可弯曲,可以铺设在传统的硅基电池无法覆盖的墙壁表面或是列车车顶。操作工序十分简单,只需涂在需要的位置等待干燥成膜即可,且价格几乎减半。
日本是一个多山国家,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使用的空间有限。东京大学教授濑川浩司的测算显示,到2030年,钙钛矿电池覆盖的面积最大可达470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万个东京巨蛋体育馆,发电能力600万千瓦,相当于6个核电站。
这项由桐荫横滨大学特聘教授宫坂力原创的技术,却由中国企业率先实现了量产。
大正微纳科技公司在江苏省的基地投资8000万元人民币,建造了年产1万千瓦的生产线,从2022年夏天开始量产,预计2023年的生产能力将达到去年的10倍。
由于在海外申请专利费用昂贵,宫坂教授仅在日本国内取得了最基础部分的专利。海外企业无需支付专利使用费也是帮助其率先实现量产的原因之一。
在日本,积水化学工业公司和钟渊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2025年之后开始量产,东芝和爱信精机也致力于钙钛矿电池的商业化。但是,宫坂教授认为:“未来应当在该领域扮演引领者角色的日本电机制造巨头似乎并不积极。”
本世纪最初十年,在传统太阳能电池板领域率先实现商用的日本京瓷、夏普等企业一度占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从国家获得补贴的中国企业以低廉价格批量生产,如今已经握有八成市场份额,反倒是不少日本企业退出了这一行业。
乌克兰危机发生后,可再生能源作为一种“国产能源”存在感显著上升。到钙钛矿电池普及之时,如果日本仍旧依赖于进口电池板,将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从而给能源安全留下死角。
全球范围内的投资竞争仍在加速。彭博新能源财经的报告显示,2022年,企业和金融机构面向可再生能源、核能等低碳能源技术的投资额达到160万亿日元(约合8.12万亿元人民币),比前一年增长了三成。
在脱碳领域最有前景的11项技术中,日本在包括钙钛矿电池、漂浮式风力发电等领域的研发阶段处于第一梯队。
鉴于以往多在普及阶段被赶超,日本政府的政策不能只停留在生产层面,还应当对家庭、企业使用新技术给予更多激励,主动培养市场,扶植该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