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中谈到天然气保供问题时,点名表扬上海,“在储气能力上,上海已做到15天左右的储气水平”。在此之前,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理事长助理迟国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从目前的保供情况看,我国仅有8个城市未发生“气荒”,上海便是其一。
我国首家液化天然气(LNG)O2O平台好气网总经理周涛告诉记者,上海天然气供需能长期维持平衡,得益于多元立体的供应保障体系。“目前上海拥有6路气源和2个LNG接收站,完全可满足上海市的天然气消费需求。”
据上海燃气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上海拥有东海平湖天然气、西气东输一二线、洋山进口LNG、川气东送、中石油如东天然气共计6路气源通道,构建形成了“多元结构、海陆并举”的供应体系,年天然气供应规模约80亿立方米。而在这6路气源中,洋山LNG的进口气和西气东输气源是绝对主力气源。
与此同时,上海还建有五号沟和洋山两座LNG接收站,共拥有8个储气罐,罐容达80万立方米以上,可存气量约4.8亿方。“按照上海市日均天然气消费量2000万立方米算,15天的储气量为3亿方,两个LNG接收站的罐容完全足够,还具备一定外输能力。”周涛说。
1月中下旬,上海遭遇寒潮天气,用气量连创历史新高。据上海燃气集团资料显示,当时最高日供应量达到3600万立方米。若按此消费量测算,上海的储气能力约13天,遥遥领先其他城市。
另外,据记者了解,上海还注重天然气管网建设的规划引领作用,早在2000年便开始组织编制高压、超高压管网专项规划,并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坚持“一张网”政策,目前已拥有完善的城市管网体系。“上海天然气管网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
但业内专家指出,考虑到与其他城市存在内外部条件的巨大差异,上海构建多气源供应保障体系以及自建储气设施的成功经验难以大范围推广。
首先,城市间采暖需求和峰谷差存在差异。“上海不像北京地区有冬季采暖需求,上海全年的天然气消费量比较稳定,供应保障性较高。”周涛以北京举例,“上海和北京的人口数量差不多,但北京年用气量约为200亿,是上海年用气量的两倍还多。上海日用气量约2000多万方,高峰期3000万方左右,而北京低峰期1000多万方,高峰期超1亿方。”
其次,在国家政策、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上,上海拥有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在用气结构上,迟国敬指出,上海民用、商用、工业和发电用气各占约25%,用气结构的合理性利于其统筹规划天然气供应的保障工作。而去年,北方地区“煤改气”工程的大规模推广和实施使得部分地区用气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再加上冬季供暖需求,“气荒”随之频发。
据了解,至2020年底,上海规划再新增俄气、进口LNG第二海底管线两个气源通道,并进一步增强6.0MPa管网的环通性,形成100亿方的天然气供应规模。同时,“上海正在按照国家建设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的要求,结合上海天然气保供实际情况,思考天然气安全与发展的平衡问题,研究中远期的天然气发展定位和保障能力建设。”上述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