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构建多气源供应保障体系

2018-03-21 15:31  浏览:  

日前,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中谈到天然气保供问题时,点名表扬上海,“在储气能力上,上海已做到15天左右的储气水平”。在此之前,中国城市燃气协会理事长助理迟国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从目前的保供情况看,我国仅有8个城市未发生“气荒”,上海便是其一。

我国首家液化天然气(LNG)O2O平台好气网总经理周涛告诉记者,上海天然气供需能长期维持平衡,得益于多元立体的供应保障体系。“目前上海拥有6路气源和2个LNG接收站,完全可满足上海市的天然气消费需求。”

据上海燃气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上海拥有东海平湖天然气、西气东输一二线、洋山进口LNG、川气东送、中石油如东天然气共计6路气源通道,构建形成了“多元结构、海陆并举”的供应体系,年天然气供应规模约80亿立方米。而在这6路气源中,洋山LNG的进口气和西气东输气源是绝对主力气源。

与此同时,上海还建有五号沟和洋山两座LNG接收站,共拥有8个储气罐,罐容达80万立方米以上,可存气量约4.8亿方。“按照上海市日均天然气消费量2000万立方米算,15天的储气量为3亿方,两个LNG接收站的罐容完全足够,还具备一定外输能力。”周涛说。

1月中下旬,上海遭遇寒潮天气,用气量连创历史新高。据上海燃气集团资料显示,当时最高日供应量达到3600万立方米。若按此消费量测算,上海的储气能力约13天,遥遥领先其他城市。

另外,据记者了解,上海还注重天然气管网建设的规划引领作用,早在2000年便开始组织编制高压、超高压管网专项规划,并在后续建设过程中坚持“一张网”政策,目前已拥有完善的城市管网体系。“上海天然气管网已基本实现全覆盖。”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

但业内专家指出,考虑到与其他城市存在内外部条件的巨大差异,上海构建多气源供应保障体系以及自建储气设施的成功经验难以大范围推广。

首先,城市间采暖需求和峰谷差存在差异。“上海不像北京地区有冬季采暖需求,上海全年的天然气消费量比较稳定,供应保障性较高。”周涛以北京举例,“上海和北京的人口数量差不多,但北京年用气量约为200亿,是上海年用气量的两倍还多。上海日用气量约2000多万方,高峰期3000万方左右,而北京低峰期1000多万方,高峰期超1亿方。”

其次,在国家政策、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上,上海拥有其他城市不能比拟的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在用气结构上,迟国敬指出,上海民用、商用、工业和发电用气各占约25%,用气结构的合理性利于其统筹规划天然气供应的保障工作。而去年,北方地区“煤改气”工程的大规模推广和实施使得部分地区用气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再加上冬季供暖需求,“气荒”随之频发。

据了解,至2020年底,上海规划再新增俄气、进口LNG第二海底管线两个气源通道,并进一步增强6.0MPa管网的环通性,形成100亿方的天然气供应规模。同时,“上海正在按照国家建设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的要求,结合上海天然气保供实际情况,思考天然气安全与发展的平衡问题,研究中远期的天然气发展定位和保障能力建设。”上述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OPEC+已同意将大多数石油减产延长至4月,允许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小幅增产

OPEC+已同意将大多数石油减产延长至4月,允许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小幅增产

5日消息,高盛大宗商品研究部门在周四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表示,预测2021年第二季度布兰特原油价格将增长5美元至每桶75美元;第三季则为每桶80美元。
印度对OPEC+控制供应推高油价表示不满

印度对OPEC+控制供应推高油价表示不满

印度(IDN)是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该国周五表示,价格已经上涨的情况下,主要生产国决定延长减产的决定可能会威胁到一些国家的经济复苏。
原油频道 OPEC+的决定再次引发市场震动

原油频道 OPEC+的决定再次引发市场震动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及盟友(被称为OPEC+)的惊人决定再次奏效,国际油价升至近两年来的最高水平。
全球柴油供应过剩是不是OPEC+决定维持供应不变一个原因?

全球柴油供应过剩是不是OPEC+决定维持供应不变一个原因?

市场参与者对本周欧佩克及盟友会议(OPEC+ Meeting)的决议高频度的使用“震撼市场”或“令人震惊”来描述。部分市场专家指出,柴油的市场情况可能在他们做出这一决定时发挥了作用。
以区域能源革命为抓手,协调推进能源革命与区域发展

以区域能源革命为抓手,协调推进能源革命与区域发展

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始终是我国面对的重大议题之一。虽然各地区在能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区域发展差异显著,区域内存在不同类型的矛盾和问题。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推进能源革命。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