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负使命勇担当 ——中曼哈萨克斯坦PETRO公司总经理齐万涛专访

2023-08-03 18:02  来源:中曼集团(郝东磊)  浏览:  

从艰难起步到成为当地钻井公司的标杆,中曼PETRO钻井公司的广大海外员工荜露蓝蒌,在坚戈油田上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用行动为集团在海外区块的开发贡献力量,用青春与汗水在戈壁大漠绘制出最美的中国红。

“摸清地层后,每个队伍都能把握好泥浆、安全与速度的平衡点”

尽管前一晚办理开钻手续熬到凌晨1点,但天还没亮,齐万涛就从里海岸边的办公楼起床出发前往150千米外的坚戈油田。

当天,中曼33队在坚戈油田施工的首口井407井要开钻,作为PETRO钻井公司总经理的他,必须到现场看一眼、叮嘱叮嘱才放心。

这个队的钻机设备是从巴基斯坦漂洋过海转战而来,期间经历了运输、清关等多种困难,7月18日,最后一车设备终于发运到井场,卸完车后,前线将士顶着烈日,迅速投入到安装调试中来,与此同时,齐万涛等人加班加点跑甲方,向哈国应急、井控、安全、消防等部门报送资料,迎接开钻检查。

经过前后方的一起努力,5天后,33队就实现了开钻。在尼日利亚、埃塞等海外钻井市场摸爬滚打了20年的齐万涛深谙循序渐进的重要性。“从开钻的首支钻井队中曼38队开始,我对他们的要求都是刚开始不用打多快,而是要先摸清地层,然后再进行提速”。

齐万涛介绍,中曼38队刚启动时,他们分析了此前某公司在此钻探的数据,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漏层重新更换了泥浆体系。钻井过程中,平台经理、泥浆工程师、司钻三方紧密配合,中曼队伍在该油田施工的首口井48天的完钻周期,一举打破了此前某钻井公司在该油田保持的70天一口井的纪录,此后,各支队伍在参考第一口井钻井资料的基础上钻井速度逐步提高,很快把完钻周期提高到了17天左右。

“驱车1500公里,终于把配件找到了”

在当地,齐万涛最怕却也不得不面对的就是找配件。他永远忘不了项目刚启动的那一天,由于部分配套物资还没到,为尽快实现开钻,找营房等配件成了当务之急。

但是,因为当地没有制造厂家,他问遍了所有当地钻井友商,却没有一个肯卖的。

后来,经过多方协调,终于在阿特劳临时借调到一些营房。得到这一消息,他冒着零下20多度的低温从阿克套赶往千里之外,赶到当地已经是晚上22时,沙漠戈壁手机没有信号,也无法导航,齐万涛只能顺着地图上记忆连夜寻找这家公司的施工点,却在凌晨一点彻底迷失在戈壁深处,只能临时停车等到次日天亮。

第二天清晨看到日出,他终于找到了方向,又跑了大半天,才在一片大漠里找到了这家公司的施工场地,并引导货车装车,第一时间带着车队把营房运到千里之外的坚戈油田。

井队开钻后,找配件依然是一件头疼的事情。有一次开钻后,由于缺下套管工具B型钳,眼看“等米下锅”,早已订购的设备再不来就要停工,他和木沙·木合塔尔开车1500公里第一时间盯着卡车把设备拉了回来,而此时,这口井一开已经打完,为了等设备已经循环了1个小时。

还有一次,PETRO公司从阿拉木图订购了一套急需的146毫米的钻头,相关技术参数标的清清楚楚,可谁知7、8天后,急需的钻头发到阿克套时,他们却发现型号根本不对,跟对方协调退货后,对方表示将重新发货,这一来一去又是半个月过去了,齐万涛发现,这家公司第二次又发成了142毫米的钻头。因为只有这家公司有现货,为了节省时间,无奈之下,他和木沙·木合塔尔一起连夜开车1500公里把正确型号的钻头换了回来,从而保证了井队的正常使用。

“在这里,从来没有一个钻井公司干得那么快”

当地政府部门对于每个油田的钻井施工申报审查都非常仔细,按照规定,每口井开钻完钻都要把数据资料报送到上级部门。

有一次,齐万涛代表中曼PETRO公司前往政府部门报送数据,他们竖起了大拇指,“你们这个公司太疯狂了,在这里创造了一个奇迹,除了你们,从来没有一个公司钻井速度打得那么快!”

齐万涛礼貌地说,“取得那么好的成绩,离不开集团强有力的领导和团结奋进的一体化团队的集体作战。”

中曼在坚戈油田采取的是一体化作战模式,除了一线作业人员的精细施工,集团国内外专家团队每天也利用数字化远程指挥系统,实时对钻井现场所有画面数据进行同步分析、远程诊断,确保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果断处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钻井的工作效率。

同时,PETRO公司的工作衔接非常紧凑,他们把所有的事情和问题想在前面、提前解决。按照规定,每口井开钻之前都要经过政府相关主管部门的现场联合检查验收,哈国平时假期较多,经常一放就是一周时间,而中曼队伍钻井速度特别快,一但赶上这种假期,所有井队完钻后只能原地待命。

为保障4个井队的工作量不至于窝工,齐万涛主动协调联系甲方,一是把资料准备在前面,放假前把所有工作计划安排提前向政府主管部门汇报;二是经过多次诚恳交流,主管部门领导终于同意了节假日期间通过视频远程进行BOP试压等开钻审核或者全程录像,先行开钻,假期结束再把所有资料报送的请求,从而确保了现场的正常施工。

“我在海外工作20年了,从来没有一个团队让我如此感动”

“我对这个团队注入了太多感情,中曼4支井队的开钻、投标、审查资料非常繁杂,正常时间根本做不完,哪怕我不提要加班,每次做投标资料大家都主动做到凌晨1点以后,第二天早上也从来没有一个迟到的。”齐万涛说。

机关团队夜以继日忙碌,前线的钻井将士更是如此。38队刚开钻前几天,由于物资还没到位,全体钻井将士在零下20度的寒冷天气下,克服棉衣不够、营房不足、热饭易冷等困难,每个人都任劳任怨,还打出了当时最好的成绩。

“我在海外工作20年了,从来没有一个团队让我如此感动,大家都能把公司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千方百计解决问题,突破难题,把工作做到极致”,提起38队启动的难忘经历,齐万涛这个铁血汉子也不禁感慨万千。

坚戈油田屡创纪录也离不开哈方团队的积极努力,“企业形象大于一切,只有工作量源源不断,井打得好,干得好,我们的收入才有保障”,在平时的工作中,齐万涛经常向员工灌输这些道理,同时积极融入当地的生活文化,大家打破国家界限,工作上与政府、甲方、员工密切配合,业余与他们聊天吃饭,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使得后来的工作更加顺畅。

“以前在海外工作觉得把业务干好就行了,现在工作千头万绪,一周跑3、4天现场,回来文件审核签字每天还要忙到凌晨1、2点,虽然很辛苦,但我无怨无悔,集团既然把这份工作交给了我,我一定会自始至终把所有工作做好。”刚从井队回到办公室,齐万涛拿起10多厘米厚的数十份文件一边签字一边告诉记者。

今后,虽然还可能遇到很多未知的困难,但齐万涛觉得自己责无旁贷,也将继续用实际行动,在哈国把中曼的钻井队伍打造成全国标杆队,为公司在“一带一路”的发展添砖加瓦。(郝东磊)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里海之滨书写最美“中曼”故事

里海之滨书写最美“中曼”故事

2018年以来,胸怀远大抱负的中曼石油人也踏上这条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之路,他们带着资金、技术和装备,来到哈萨克斯坦的里海之滨,积极开展油气区块的并购与开发,通过扎根阿克苏、立足新疆、布局中亚、辐射“一带一路”这一既定战略目标的实施,他们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为带动当地就业、振兴哈国经济等做出了积极贡献。
赶订单,忙发货,中曼顶驱迎来产销高峰期

赶订单,忙发货,中曼顶驱迎来产销高峰期

7月31日17时,伴随着响亮的汽车鸣笛,9台满载TDS-200系列顶驱的货车缓缓驶出中曼装备成都基地厂区,数天后它们将从新疆巴克图口岸“出海”,运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俄罗斯开展施工作业。这是中曼该系列顶驱第3次规模化、批量化出口俄罗斯市场,对中曼顶驱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扎根戈壁献青春 ——中曼坚戈油田7队平台经理王中侨专访

扎根戈壁献青春 ——中曼坚戈油田7队平台经理王中侨专访

近日,在哈萨克斯坦坚戈油田中曼7队钻井现场,记者看到,全队员工在戈壁风沙中干劲十足,他们在油田首口水平井施工中正朝着新的钻井纪录不断迈进。
肩负使命勇担当 ——中曼哈萨克斯坦PETRO公司总经理齐万涛专访

肩负使命勇担当 ——中曼哈萨克斯坦PETRO公司总经理齐万涛专访

从艰难起步到成为当地钻井公司的标杆,中曼PETRO钻井公司的广大海外员工荜露蓝蒌,在坚戈油田上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用行动为集团在海外区块的开发贡献力量,用青春与汗水在戈壁大漠绘制出最美的中国红。
征战里海之滨 ,中曼岸边油田项目1井顺利开钻

征战里海之滨 ,中曼岸边油田项目1井顺利开钻

哈萨克斯坦西部时间7月15日10时30分,中曼岸边1井在里海之滨顺利开钻,这是自去年12月启动坚戈油田项目后,中曼在哈国投产启动的第二个勘探开发项目,至此,公司扎根温宿、立足新疆、布局中亚、辐射“一带一路”的能源战略再次取得令人振奋的进展。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