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9月22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到2023年年底,中国已经装置的低碳制氢电解槽产能将达到全球产能的一半。
《联合早报》援引相关消息报道称,根据报告,通货膨胀导致新项目放缓,但中国在电解槽部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到2023年底将控制全球制氢电解槽产能的一半。
消息指出,虽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中国电解槽装机产能大幅增长,预计将达到占全球产能一半的1.2吉瓦(12亿瓦),而2020年中国电解槽产能仅占全球产能的10%。
电解槽是用于工业分离水分子中的氢和氧的设备,其可使用通过太阳能、风能或核能等可再生能源获得的电力。随着
绿色能源转型的进行,电解槽正在取代传统的工业氢气生产方法。
国际能源署表示,只要所有已宣布的项目得到实施,到2030年低碳氢的产量将达到3800万吨。但通货膨胀导致设备成本上升,一些项目已将其初始成本估算上调了50%。这让该机构担心,全球范围内绿氢取代传统灰氢的速度太慢。
国际能源署指出,低碳氢2022年在全球需求中的占比不到1%,意味着使用氢气造成了相当于9亿吨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氢的使用仍远未达到实现气候目标所需的水平。该机构呼吁加强国际合作、避免市场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