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海天阔,扬帆正当时。
2014年10月,聊城市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国家第三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2017年是聊城节能减排示范城市建设的最后一年。三年多以来,全市上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着力点,以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实施节能减排工程示范为主要手段,强力推进节能减排攻坚行动,坚持强化责任、健全制度、完善政策、加强监管相结合,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充分发挥!
重视+落实 建起工作新框架
环境质量大幅度改善,“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219天,比2016年增加了45天;
绿色建筑发展迅速,2017年成为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
产业结构调整成果显著,绿色交通体系科学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逐步完善……
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不仅为聊城带来了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升级发展的历史机遇,更成为全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引擎。2014年,聊城市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消息传来,全市上下为之一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市长任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组组长、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常务副市长直接抓的高规格领导机构,抽调市政府办公室、财政、发改、经信、环保等业务牵头部门骨干力量成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
市领导定期调度、安排部署示范城市建设工作;制定《关于聊城市建设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实施意见》、“六化”三年行动计划……三年多以来,聊城市展开了自上而下的迅速行动,与县(市、区)及重点节能减排企业代表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任务目标、责任分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驱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2018年1月,聊城市出台《关于印发的通知》。《规划》指出,到2020年,聊城市循环性产业体系和循环性社会体系基本形成,循环经济理念深入人心,循环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绘就了节能减排的美好蓝图。
管理+建制 探索工作新路子
春天的周公河湿地公园芳草萋萋、流水潺潺,开阔的绿地、清新的空气让前来散步观光的市民流连忘返。周公河湿地项目建设有潜流湿地、表面流湿地、河道走廊湿地、管理站房和青少年环境教育基地、配套道路及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等,高标准的示范项目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优美环境。
为了提高示范项目建设水平,聊城市在精细管理上狠下功夫。出台《聊城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项目管理暂行规定》,对项目的申报、实施、监督和绩效等做出明确规定,并建立动态项目档案数据库进行高效管理。同时,各级负责人定期进行项目现场督导,聘请了第三方审计公司对项目实施情况按年度进行审计,及时提出并督促整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项目管理规范。
聊城市积极探索建立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创新方式方法,走出了集成财政政策和整合财政资金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新路子。率先出台《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聊城市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等创新性机制体制,形成了具有聊城特色的节能减排经验做法。
2014年至2017年,聊城市筛选了230个节能减排效果突出,示范带头作用强的典型示范项目,所有示范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项目完工率达60%,对节能减排指标的贡献率达到70%。
监督+考核 焕发工作新活力
点开聊城政务网政务公开页面,历年来的各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示范项目有关信息尽收眼底。“在示范城市建设工作中,聊城市积极采取PPP、第三方治理、合同能源管理及创新综合节能环境服务等方式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并把中标信息等进行公示,接受监督。”市财政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如何让每年4亿元的国家投入更好地发挥“酵母效应”?聊城市制定了《聊城市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奖励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注重强化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突出综合性奖励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引领地方政府配套资金,带动企业自筹资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多次组织召开PPP模式培训会,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进行合作。
加强监测系统建设和节能监察。2017年5月,市经信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计划到2018年年底前,年耗能在3000吨标准煤以上的115家企业建成投运企业端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一级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实时监测。2018年2月,市经信委出台了《关于印发的通知》,对全市用能单位用能状况实施节能监察。同时,聊城市充分利用国家节能减排财政综合示范城市建设时机,对重点用能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和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给予财政资金补助。
为了引导全市人民关注、支持、参与节能减排工作,聊城市还开展了广泛宣传,全市共悬挂宣传横幅1000余条,张贴节能宣传画2500套,印制发放日常节能小常识宣传手册2500份,发送公益短信70余万条,形成了人人注重节能环保,合力建设“河湖秀美大水城,宜居宜业新聊城”的良好氛围,节能减排的聊城品牌越擦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