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济南市表示积极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建设,在新增“气代煤”、“电代煤”的同时,新建两个天然气调峰储配项目。这是一个明智的决策,也是针对去年冬季气荒问题的纠偏之举。目前来看,我国天然气储气调峰能力不足,还要早做打算、早着手,未雨绸缪加快调峰储气设施建设,尽早补齐这块短板。
推进北方地区的冬季清洁供暖是中央治理雾霾、治理大气污染的重大决策部署。煤改气、煤改电,在治理PM2.5方面作用很大。据测算,1吨散煤相当于15吨以上电煤的排放量,由此带来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也非常大,这被认为是北方雾霾的重要原因,把这个问题治理好对大气质量改善将有很大的贡献。
去年以来,北方各地在环保的巨大压力之下,推动企业治污、压减燃煤、增加清洁能源、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也大力推进气代煤、电代煤,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动大气质量明显好转。但是,此举也造成了天然气需求量的过快增长,引起了部分地区或时段的天然气供应紧张,甚至造成气荒的出现。
天然气冬季需求量大,其他季节需求量小,这是基本的市场规律,如果产供储运销不能协同,就会发生冬季‘气荒’、淡季‘荒气’的被动局面。这就需要天然气调峰储配设施调剂盈亏、平抑季节性消费差异,保证安全平稳的供应状态。
目前,我国天然气储运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供需两旺”的天然气生产和消费需求增长,对照国际天然气产业发展水平和我国天然气市场持续增长的需要,加强储气调峰能力建设是非常紧迫的任务,从长远来看,这也是必须要补齐的短板。
天然气储气调峰设施建设需要大量投资,市场化的力量不可缺位。这也需要深化改革,吸引各方力量进来,提升储气库建设速度;制定合理的调峰气价,提高各方建库积极性,推动国家、地方、企业三方合力共建储气库。
当然,稳步推进储气能力建设之外,还要统筹规划消费侧,合理布局清洁能源替代,特别是要优化清洁能源消费结构,宜气则气,宜电则电,而不要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