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有超过800万吨的塑料被倾倒入海洋;每分钟,全球在使用超过100万个塑料袋;每个塑料袋的平均“工作寿命”只有15分钟,而它们的降解需要1000年。回收是最好的方法,不仅节能环保,更能创造新的价值。
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我国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提上新台阶,服务再生资源行业的绿色金融发展迎来新契机。
2017年7月,中国向世界宣布将不再接受废弃塑料、废纸、废弃炉渣、废弃纺织品、废弃矿渣等24种进口固体废弃物。洋垃圾禁令实施短短几个月,“垃圾危机”登上美国、英国、德国、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新闻头条。
在此前长达20年的时间里,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废弃物进口国,废弃物成为了中国制造业蓬勃发展的材料来源。仅去年一年,欧洲、日本和美国向中国出口了2700万吨废纸,730万吨塑料废料,这些塑料废料价值37亿美元,占全球废塑料总额的56%。
在进口、国内市场一次次督查、监管的背后,将倒逼国内再生资源产业的成长,尤其是前段处置、绿色集约化生产方面都将会有进一步突破。此次洋垃圾禁令的实施,为国内生活垃圾的可回收物再生利用提供渠道和空间,形成市场牵引机制和价格倒逼机制,从正反两个方向促进我国废物回收利用水平的提高。
在此契机下,我国再生资源企业需要从理念、技术甚至资本战略上改变,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变为核心技术动能型企业。
随着再生产业的升级,对企业资金和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除了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营所需巨大资金之外,在新产品、新技术与新装备上所需资金方面的需求也比较大,由此催生了资源再生企业融资市场。如何通过互联网思维解决再生资源企业融资问题是十分紧迫的现实需求,再生资源垂直领域的绿色金融服务迫在眉睫。
2016年,在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的支持下,专注于再生资源企业融资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中再融正式上线,致力于从当下环境中去改善再生资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助力再生产业转型升级。
依托中再生协会,中再融服务其下属1000多家会员企业,辐射全行业,目前已深入废纸、废塑料、废纺、废旧金属等领域,在解决企业资金周转问题的同时,为平台近20万多投资用户筛选优质资产项目,达成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局面。
践行绿色金融方面,中再融不断拓展新的路径。2017年底,由中再生协会牵头,联合中再融、中民国信、招商证券、国开证券等金融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绿色金融服务中心”,通过与政府、国企、专业团队及金融同业开展战略合作,为再生行业中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股权投资、信托、资金撮合、IPO策划与辅导、企业财务顾问等金融服务以及大数据信息服务,形成由协会牵头与金融业态集群效应,有效实现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未来,绿色金融服务中心以互联网金融为先导,通过中再生协会引入外部资源,整合区域内现有资源,引入机构资金、基金、投行,第三方担保等征信服务,推动行业内金融机构集群发展,打造综合绿色金融服务中心,降低再生行业内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扩大融资规模,有效提升再生资源企业综合融资能力,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升级,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