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伊拉克,山海相隔,相距万里。
两千多年前,一条横跨雪山、湖泊、草原、大漠的丝绸之路,将这两个有着灿烂历史文明的古国连接起来,从此,多元贸易、璀璨文化开始交流互鉴。
十一年前,中曼石油人沿着这条丝绸之路扬帆出海来到波斯湾畔的伊拉克,用强有力的工程、装备、技术服务实力助力该国油气田开发,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中国、伊拉克两大文明古国互利共赢、相知相亲的丝路新故事。
“在祖拜尔油田,我们做到了施工综合排名第一”
从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驱车向西,穿过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交汇的阿拉伯河,一路直达祖拜尔油田,这里是当今世界少数几个能够日产100万桶原油的重要油田之一。目前,中曼石油的3支钻井工程队伍正在这里施工作业。
在戈壁环绕的ZB582井场,作业深度达7000米的钻机响彻天地,记者看到,钻台上,中曼20队带班队长孙国立正带领4名当地雇员紧张地进行起下钻作业,湛蓝的天空下,他们忙碌的身影汇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工作间隙,这位从陕北走出来的“老中曼”告诉记者,这里工期紧、程序多,甲方监督经常上钻台了解并催促生产进度,作为带班队长的他随时坚守钻台,跟当地雇员同劳动、共风雨,确保把每一口井打成、打快、打好。
一旁,征战海外市场多年的平台经理游耀也表示,“我们队今年在祖拜尔油田已经施工八口井了,期间我们19天的建井周期不仅刷新了所在区块的纪录,还创下了平均99.8%的日费率,助力油田高效开发的同时,也为公司创造了应有的效益。”
这支队伍不仅井打得好,安全标准化建设成果也非常显著,不久前他们被甲方哈利伯顿评为了伊拉克全国安全文化最佳示范钻井队。“今年6月2日,甲方哈利伯顿还专门在我们井场举办了中曼20队伊拉克祖拜尔油区保持1周年施工零事故记录庆祝会,对我们的安全高效施工进行了嘉奖,目前,我们队的综合施工业绩位居祖拜尔油田榜首。”游耀说。
“在马基努油田,我们做到了效益第一”
从巴士拉一路向北,经过近2个小时的长途跋涉,再转乘马基努油区的内部车辆,才来到了中曼18队施工现场。因为从事的是完修井作业,中曼18队也成为了中曼在伊拉克市场的一支很有特色的队伍。
在现场,记者看到,在完成一个井场的施工作业后,带班队长赵素刚正带领当地雇员拆设备、拉电缆,并在吊车、叉车和油区搬家车辆配合下,将设备运往下一个作业场地。
“在这个编号为C26的新井场,我们有4口井的完井作业任务,平均一口井施工15天左右,从射孔到过滤,我们把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了极致。”在搬家现场,赵素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赵素刚介绍,自2021年9月5日该期合同首口井开钻以来,他们充分发挥集团一体化优势,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工作表现、团队执行力和施工质量都赢得了甲方的高度肯定。
“去年3季度,我们18队在马基努油区队伍评比中,从油区16家承包商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9月,甲方还专门在我们施工的G18-1井场隆重举行表彰仪式,为我们颁发了两年无安全事故里程碑奖证书和奖品,作为马基努油区的中曼石油人,我们感到非常自豪。”赵素刚说。
据了解,中曼18队在马基努油区一次次为公司赢得荣誉的同时,创效成果也非常显著,并成为了今年以来中曼伊拉克市场效益最好的队伍。
“在巴德拉油田,我们做到了处理深层复杂井难题的第一”
在巴士拉市内的中曼伊拉克分公司大院里,常务副总张驰回忆起这些年鏖战戈壁荒漠、砺炼铁血精兵的日子,至今感慨万千:“从2012年与卢克石油合作开始,我们在伊拉克头顶烈日风沙,一干就是11年,公司的工程、服务实力也得到了国际石油巨头的高度认可,如今我们在伊拉克鲁迈拉、祖拜尔、马基努、格拉芙等油田的项目遍地开花,也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
荣誉的背后是一次次实力的展现和汗水的付出。在伊拉克,中曼石油一直以钻井速度快、处理复杂精准著称,以井筒高温高压、地层压力纵向多变、井身结构复杂、井控风险高、可钻性差等难题著称的巴德拉油田就是其中的代表。
谈起当年在巴德拉油田攻坚的历程,中曼伊拉克分公司钻井总监殷亚强感触良深,“一看欧美公司在此折戟败北的项目我们干的那么好,甲方想再次检验我们的实力,有一次,在一口编号为P13井的钻探中,他们故意把一口70年代的邻井资料隐藏起来,使得我们在打到幼发拉底层位时遇到溢流,在此情况下,我们果断调整泥浆参数依然高效打完了这口井,完井以后,甲方对中曼团队过硬的技术实力竖起了大拇指,并将隐藏的钻井资料给了我们。此后,别的公司四五百天都没打成的井,我们将钻井周期从300多天逐渐缩短到了180多天,在伊拉克市场一举打响了中曼品牌。”
据了解,由于工作量不饱满,伊拉克钻井工程市场目前有30多台钻机处于闲置状态,面对“僧多粥少”的局面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曼石油依然凭借良好的施工业绩赢得了充足的工作量。
“在社会责任面前,我们做到了始终如一”
十一年来,中曼石油在伊拉克市场用业绩擦亮了“ZPEC”金字招牌的同时,在履行社会责任上也始终如一。
目前,中曼在伊拉克钻井工程市场雇佣了近千名中外员工,并在当地践行尊重、开放、包容、多元的跨国企业文化,公平公正地选拔任用不同国籍、种族、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员工。
中曼27队带班队长罗森就是众多海外员工的代表,工作6年半以来,他从一名只有一身蛮力的场地工成长为了懂技术、擅管理的带班队长。罗森的老家距离祖拜尔油田2个小时车程,如今已经是3个孩子父亲的他,因为在中曼有了稳定工作,还在巴士拉买了1套大房子,让老婆、孩子都享受到了最舒适的生活。
中曼石油在当地一直遵循互利共赢的原则,采访期间,记者在巴士拉见到了卡特柴油机在当地的总代理、ZRATRAC公司销售负责人艾姆杰德•巴卡尔,他表示,“虽然很多中国客户的卡特产品都在这里维修保养,但中曼是我们中国合作企业的第一大客户,我们希望接下来能跟中曼进一步加强合作,实现彼此更大的双赢。”
在伊拉克,中曼石油在发展中也有效带动了当地上百家中小供应商的发展。在巴士拉街头,提起中曼,一家油漆、五金店的老板阿里高兴地说,“对我来说,中曼订单很重要,能支持我把这个店继续开下去,也使我过上了好日子,感谢中国的中曼石油给我提供的长期订单。”
中曼石油在伊拉克像这样的故事还很多,随着项目和施工地域的增加,更多友好互助的故事也正在演绎。
十一年,中曼石油人跨越千山万水,让一个又一个项目连缀起了中企担当,让一名又一名中外员工凝聚起了中国、伊拉克民众之间的友谊,中曼石油也用一次又一次的实际行动,镌刻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印记,助推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郝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