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界网讯: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能源领域怎么干?听听业内专家的解读。
实现安全、经济、低碳协同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主任曾鸣说:“明年能源领域工作总基调可以用先立后破、提高能效、确保安全三要素概括。当前我国要通过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实现‘双碳’目标,为保证能源安全和经济性,一定要‘先立后破’,提高能源效率,保证可靠供应。”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会议明确在‘源网荷储’四个环节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打造绿色供应链,支撑能源体系生态链健康发展。”曾鸣说。
清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我国已进入绿色转型关键时期,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是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必经之路,建议用好人工智能、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科技。”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认为:“我国亟需建立系列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实现绿色供应链的边界条件。”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提高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曾鸣认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一定要保证能源‘安全’‘经济’‘低碳’三维目标的实现与动态协调。”
宋清辉建议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坚持全国一盘棋,统一部署各项工作;二是深入推进能源体系升级演进,为最终实现能源系统性、变革性重塑奠定基础。”
“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要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供应,势必压减煤炭新增发电量,又不能让调节性电源因此破产退出,需要完善容量电价等保障机制。”彭澎说。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最大问题是新能源稳定性差且成本相对较高,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以更低成本使新型电力系统更加稳定。
“尤其要让数字技术应用到能源生产、传输和应用等场景中,这将是创新重点之一。”曾鸣表示。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产业绿色发展研究部主任白卫国建议:“要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国际化为导向,在能源开采、储运、加工和利用等环节,专注科技创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动现代化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发展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
绿色消费对实现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白卫国认为,大力发展“绿色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可以进一步激发释放绿色消费需求,发挥市场调节机制,激励企业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发出“绿色”信号,向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转变。
“增加绿色能源应用场景可以推动绿电绿证交易,产品碳中和、碳足迹等认证尤为重要,要提高企业绿色品牌建设。”白卫国说。
宋清辉认为,会议释放了积极信号,将催生一个规模巨大的绿色市场。“特别是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绿色能源消费已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持续迈进改革“深水区”
会议要求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通过推进市场化进程,能够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提高能源资源配置效率。今年以来,我国持续推进石油天然气市场体系改革和电力体制改革,挺进改革“深水区”。
曾鸣表示:“具体来看,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把能源市场和全国碳市场、绿电绿证市场打通,实现衔接;另一方面,要关注保障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的调节性资源进入市场的问题。此外,要继续打破能源行业壁垒,尽可能形成规模更大、覆盖范围更广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这是能源体制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彭澎同样认为:“应尽快实现碳市场和绿电绿证市场之间的衔接,让企业在使用绿电的同时,也能在碳排放核算中体现价值。”
如何更好推动能源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白卫国建议:“一是对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顶层设计 ,统筹安排,优化配置电力供应,健全多层次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二是加快现货市场建设,逐渐推进期货市场,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推动相互之间有机衔接,培育更多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售电公司、金融机构及用户等参与电力交易;三是完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 ,逐步推动电力市场化定价,推动各类发电企业直接参与市场交易;四是完善新能源电力交易机制,有序推动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持续激发新能源主体参与市场交易积极性,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
在油气管网改革方面,我国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管道运输价格机制,“一线(企)一价”将成为历史。“以前,油气主干管道由各大国有油气企业分别建设各自运营,互不相通联,市场化程度较低。”白卫国认为,接下来,国家管网公司应整合“全国一张网”,公平开放管网设施,健全管网开放标准和市场监管,持续提升管网设施公平开放服务水平,带动社会资本投资,推动油气行业市场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