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湖口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2024-01-13 14:52  来源:国际能源网  浏览:  

能源界网讯:日前,江西省湖口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湖口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通知指出,“十四五”期间,湖口县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重点用能设备提效显著,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供应系统加快创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得到优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取得初步成效,能源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九江市下达指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得到全面升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能源资源配置合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全面形成。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九江市确定的湖口县目标值,顺利实现湖口县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原文如下:

湖口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口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县直及驻县有关单位:

《湖口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此件主动公开)

2023年10月9日

湖口县碳达峰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赣发〔2021〕28号)《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西省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赣府发〔2022〕17号)和《九江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九江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九府发〔2022〕27号)文件精神,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明确各领域、各行业、各区域目标任务,坚持排放总量和排放强度双控,坚持存量降碳和增量扩绿并举,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实施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循环经济、科技创新、全民行动、固碳增汇等领域低碳转型行动,做好统计核算体系、财税制度、交流合作、市场机制等政策保障,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任务。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系统观念,稳步推进。以实现碳达峰目标为引领,加强全局谋划和战略布局,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坚持全县统筹、上下联动,根据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优先突破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有力有效推进碳达峰各项工作。

2.坚持稳妥有序,科学降碳。坚持先立后破,稳住存量,拓展增量。以保障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为底线,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着力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稳妥有序,循序渐进推进碳达峰行动,科学安全降碳。

3.坚持市场主导,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低碳发展长效机制。强化低碳发展的科技创新,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积极探索符合县情、兼具特色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寻求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

4.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在碳达峰行动中的引领作用,多举措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发挥企业、公众在落实碳达峰工作时的主体作用,提高基层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全社会节能降碳潜力。

二、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湖口县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重点用能设备提效显著,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供应系统加快创建,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得到优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取得初步成效,能源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九江市下达指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得到全面升级,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大幅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低碳技术创新和低碳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入人心,能源资源配置合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全面形成。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九江市确定的湖口县目标值,顺利实现湖口县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

以能源安全为前提,强化能源保障能力,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1.推动化石能源消费转型。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合理调控石油消费,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在保证能源供给的前提下统筹煤电发展,加快推进国能神华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建设,大力推动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余热回收利用、灵活性改造以及超低排放改造,推动煤电向基础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逐步淘汰落后煤电机组。加大钢铁、有色、造纸、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减煤力度、统筹推进煤改电、煤改气,推进用能设备电气化进程。加快天然气的发展利用,增强天然气应急调配保障能力,提升民生、工业、交通等领域天然气用气比例。〔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局、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科金工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大力发展新能源。落实九江市下达的非化石能源消费目标,加大对新能源开发利用,积极开发光伏、生物质能、风电、氢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重,充分利用建筑屋顶、地面、遮盖物(如停车场、车棚)等建筑面积充裕、太阳辐射强度高、电网接入条件好的构筑物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开展全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重点推进湖口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标准化厂房光伏发电、武山镇农光互补、农户分散式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合理利用风力资源,推动鄱阳湖沿岸浅滩的测风工作,重点推进国能神华陆上风电项目建设。因地制宜规划发展生物质项目,加快农林生物质能源项目建设。适时推动氢能研究与推广应用,打造特色氢能应用示范点。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容量达649MW,预计发电量达23.11亿千瓦时。〔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局、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住建局、县林业局、县水利局、县气象局,县供电公司、相关乡镇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新型能源系统。构建清洁能源占比逐步提高的新型能源系统,推动各类新能源和化石能源的优化组合,改善基础设施用能结构,推广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模式,探索多样化能源供应方式。推进智能电网和城乡电网改造等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源网荷储”(电源、电网、负荷、储能)一体化衔接,支持分布式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系统,提升清洁能源的消纳和储存能力。推动“互联网+”智慧能源应用,完善能源计量、运行、监测、管理智能化体系建设。探索建设多能互补综合能源试点,支持神华九江湖口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示范基地建设。〔县发改委、县科金工局、县自然资源局、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

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工业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力争重点耗能行业实现碳达峰。

1.推动工业领域低碳转型。深入实施“构建环形格局,加快创新融合,实现赶超倍增,挺进全省十强”发展战略,聚焦挺进千亿园区方阵目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速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紧扣“1+3+N”新型产业发展格局,着力形成以新材料为首位产业,以钢铁有色、精细化工、数字经济为主导产业。依托九江天赐、江西晨光等新能源材料企业做大做强,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着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集聚;依托钢铁有色、精细化工等产业,推动九江钢厂、江铜铅锌、富达实业、赛得利纤维等一批企业节能降碳、提质增效、绿色转型。加快推进重点用能企业清洁生产,引导企业树立产品碳排放全生命周期理念,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企业,鼓励企业争创省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县科金工局、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发改委、县商务局、县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严格落实钢铁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切实控制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科学谋划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和转型升级,加快产业迈向中高端步伐。促进工艺流程减碳和清洁能源替代,提升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支持企业发展能耗较低的短流程炼钢工艺,将部分有条件进行改造的高炉—转炉工艺转变为电炉炼钢工艺。加强对氢能冶炼、非高炉炼铁、碳捕集与利用等低碳冶炼技术的研发推广应用。以九江为示范开展超低排放改造。结合《钢铁、化工等行业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目录》,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有效降低行业能源消耗。〔县发改委、县科金工局、县生态环境局、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推动其他重点行业碳达峰。坚持绿色、高端、多元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新型绿色建材,稳步推进东鹏新型环保生态石项目。严禁违规新增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加快推进低效产能退出。推动大型回转窑、大型辊压机和大型水泥磨机改造及节能环保煅烧窑炉、连续式球磨系统应用。引导化工产业向精细化、高端化、功能化、智能化转型,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装备,重点延伸拓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资源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排放少的化工产业,大力发展节能型流程和变频调速技术等先进工艺。推进造纸行业技术改造,探索使用热电联产、全自动多速段碎浆等技术,支持应用螺旋泵、偏心式水力碎浆机等高效节能设备设施。〔县科金工局、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局、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县市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动园区碳达峰试点建设。积极推动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碳达峰试点建设,着力优化园区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加强低碳、零碳、负碳等新技术的应用,打造生态闭环园区,构建循环化发展体系。持续推进重点用能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广低碳炼钢,清洁煤炭发电等清洁技术示范应用,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创建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体系,研发绿色低碳产品,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和绿色供应链企业。促进园区企业构建碳排放数据计量、核算与分析体系,夯实园区的碳排放数据基础。探索园区碳达峰路径,打造低碳零碳负碳产业新载体。〔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发改委、县科金工局、县生态环境局、县统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城乡建设领域达峰行动

贯彻绿色低碳建筑发展理念,推动城乡建设低碳转型,全面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

1.推动城乡建设低碳转型。树立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城乡建设布局规划,规范建筑建设和拆除管理,以“增功能、增空间、增活力”为导向合理确定建设及拆迁规划,杜绝“大拆大建”。持续开展既有建筑改造,通过围护结构、照明、电梯等综合型用能系统和设施设备节能改造,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强化新建建筑节能,推广绿色建筑,加强宾馆、办公楼、商场等商业和公共建筑低碳化运营管理。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建设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城市。加强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推进以城市组团绿化隔离带、城市绿地、城市公园、绿色建筑为基本单元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工业厂房优先采用装配式建筑。〔县住建局、县发改委、县城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提高新建建筑能效水平,对大型公共建筑、政府投资公共建筑项目,探索建立建筑节能设计方案专项评估制度,严格落实节能低碳标准要求。强化对公共建筑用能监测和低碳运营管理,建立和完善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深入开展公共建筑能源审计。推广绿色低碳建材、绿色建造和绿色施工方式,加强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发展模式的研究。推动超低能耗建筑和低碳建筑发展,逐步提高新建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比例。到2025年,城镇星级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00%。〔县住建局、县发改委、县城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市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新建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鼓励现有建筑加装可再生能源配套系统,充分利用工业厂房、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屋顶等构建物实施分布式光伏,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鼓励探索和推广产能、储能、控能、用能、节能新技术,对全县医院、学校、机关等重点公共机构进行节能诊断和优化改造,实现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优于国家基准值。因地制宜发展空气热能、电能替代,加快建筑领域电气化进程,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推广应用热泵、电蓄冷空调、蓄热电锅炉等新技术。加快提高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的光伏覆盖率。〔县农业农村局、县机关事务中心、县卫健委、县教体局、县科金工局、县市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行动

推动交通绿色低碳转型,鼓励发展低碳交通运输装备,加快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支撑建设智慧交通基础设施。

1.发展低碳交通运输装备。加快推进交通工具向电气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积极提升电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稳步提升新能源汽车比例,推动公务车、公共交通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加快淘汰现有高污染、高排放车辆、船只。推进交通枢纽、批发市场、快递转运中心、物流园区、居住社区等充电设施建设。加强城乡充电网络布局,提高充电服务保障水平。完善鄱阳湖及长江沿岸LNG加气站以及港口岸电布局,鼓励船舶靠港使用岸电。〔县交通运输局、县发改委、县科金工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市监局、县商务局、县住建局、县港口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多式联运体系,促进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提高铁路、水路在大宗货物运输和中长距离运输中的比重。加快建设江湖水路联运,推动航道整治工程,积极融入九江港口型物流枢纽建设,提升内河集装箱运输能力,形成对外“通长江、达上海”、对内“连吉赣、接鄱湖”的水运格局。合理规划港口集疏运体系,以银砂湾综合码头为重点,推动银砂湾作业区与公路和铁路连接,提高集疏运能力。构建综合物流系统。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大力构建公路、铁路、水运三位一体的大交通体系,形成“五横”、“五纵”、“七联”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建设集长途客运、公交、出租车、社会车辆于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促进铁路客运、公路客运、综合客运一体化发展,实现站内“零换乘”。以“公交优先”发展为契机,提升公共交通运力,提升公共出行比重,打造高效衔接、快捷舒适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加强“慢城绿道”建设,形成以自行车和步行交通为主的廊道系统。〔县交通运输局、县港口局、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发改委、县科金工局、县生态环境局、县住建局、县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建设低碳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推动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融合高效的交通信息基础设施。依托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平台,建立交通流量监测系统,数字化指挥中心、数据分析及流量优化中心、信息共享平台等综合交通信息化系统,实现城区交通的科学化管理和智能化运作。推动湖口县及周边地区建立统一管理标准信息平台,促进信息互通、互连、互换,提高管理效能。积极创建“四好农村创全国示范县”,逐步构建集“农路管理+农路一图一库+农村出行+农村物流”智慧农路管理平台,促进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建设完善湖口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完成公路物流、港口物流信息整合,为企业及参与者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服务。〔县交通运输局、县公安局、县交管大队、县港口局、县发改委、县科金工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商务局、县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节能降碳增效行动

坚持节约优先,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用能设备、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水平提升,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

1.提升节能降碳管理能力。严格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综合考虑能源消费现状、节能潜力规划布局等因素,优先保障发展用能。强化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开展重点用能单位清洁生产、节能监察、评价考核,督促完成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源管理信息化平台和能源消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推动重点高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实现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管理全覆盖。利用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碳达峰碳中和综合决策支撑系统,为节能降碳目标制定、过程管理、预警响应提供支撑。培育一批节能监察人才队伍和节能诊断专业服务机构,全面提升能源管理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到2025年,全县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明显,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县发改委、县科金工局、县市监局、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机关事务中心、县供电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进用能设备节能增效。实施工业节能改造工程,推动重点用能设备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改造,鼓励应用高效节能设备,以电机、风机、水泵、压缩机、变压器、换热器、锅炉、电梯等设备为重点,严格执行能效标准。综合运用税收、价格、补贴等多种手段,有序推动钢铁、有色、化工、建材、造纸等行业应用先进高效产品设备。强化重点用能设备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理,实现重点用能设备监管全覆盖。〔县科金工局、县发改委、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市监局、县税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促进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科学谋划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切实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提升通讯、运算、存储、传输等设备能效水平,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和技术,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实施数据中心节能改造,加强在设备布局、制冷架构等方面优化升级,积极推广使用高效制冷、蓝光存储、机柜模块化、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先进通风、余热利用、智能化用能控制等技术,大幅提升数据中心能效水平,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达到绿色数据中心要求。持续开展既有建筑围护结构、照明、电梯等综合型用能系统和设施设备节能改造,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县政府办公室、县科金工局、县发改委、县自然资源局、县市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落实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强化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全过程管理,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严格落实能耗双控、产能置换、污染物区域削减等要求。深入挖掘存量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节能潜力,推进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节能减排改造升级,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做好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节能减排常态化监测管理。全面梳理在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立在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管理台账,对相关项目节能审查、环评审批情况进行评估复核,对标国内国际先进,提升能效水平。科学评估拟建项目,严格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加强项目审批、节能审查、环评审批与金融等政策的协调联动,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有关要求纳入项目行政审批全流程。〔县发改委、县科金工局、县生态环境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湖口银保监组、县财政局、县市监局、县行政审批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循环经济促进降碳行动

坚持发展循环经济,优化资源利用方式,构建新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垃圾分类,健全回收体系,以产业园区为重点,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1.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循环利用率为目标,促进项目、企业、产业物料闭路循环、物尽其用。加强污染防治重点防控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及清洁生产改造,重点推进神华电厂、塑星材料、永芳科技、中天药业、华东船业、联达冶金、金城实业、宏盛石灰、英翔矿业、蓝天玻璃等园区内企业的提升改造工程。积极申报省级绿色园区示范工程,加强绿色产品研发,打造绿色供应链,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到2025年,湖口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委、县科金工局、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县城管局、县商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固废综合利用水平。以湖口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重点,依托钢铁、有色、造纸、船舶、化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行生产企业“逆向回收”模式,提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能力。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废弃路面材料再生利用,使用建设项目产生的沥青路面旧料用于县道升级改造、道路延伸等工程。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完善收储运系统,加快推进秸秆直接还田利用和离田肥料化、基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利用,在流泗、均桥、城山等乡镇择优选定组织分类建设技术示范点,并在全县推广。到202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力争达到100%。〔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委、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科金工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城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交通运输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健全资源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实现再生资源应收尽收。加强废旧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叶片等新兴产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鼓励建设废旧物品回收设施,推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办公家具等废旧物品循环再利用。发展和规范二手商品流通交易。加强资源再生产品和再制造产品推广应用。积极推进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检验检测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物流建设等公共服务类项目建设。〔县生态环境局、县城管局、县商务局、县发改委、县科金工局、相关乡(镇)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重点推动公共机构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持续开展绿色回收工作,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效率,到2025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清运台账,准确标明垃圾数量和流向。推动生活垃圾、餐厨垃圾集中处置利用等项目建设。严格落实省、市、县塑料污染治理有关要求,推动公共机构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积极推广应用替代产品,从源头减少塑料制品产生量。〔县城管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委、县住建局、县市监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机关事务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

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加强人才引育,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的支撑作用。

1.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生态。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财政资金支持的、市场导向明确的绿色技术研发创新项目,扶持节能降碳和能源技术产品研发重大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开展可再生能源、储能、碳捕集与封存、工业节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合作开展研发攻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与转化应用纳入各部门和国有企业相关绩效考核。〔县科金工局、县发改委、县教体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市监局、县考评办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需求,积极推广成本低、效益高、减排效果明显、安全可控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聚焦工业互联网、高端精密制造、氢能、节能环保、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前沿领域,推进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集成创新,推动生产工艺深度脱碳、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取得突破的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产业化示范应用。推动数字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强化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应用与推广。开展动态实时全覆盖的二氧化碳排放智能监测,量化区域内环境温室气体变化情况及特征规律。〔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局、县科金工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交通运输局、县住建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绿色低碳人才队伍引育。坚持需求引领、市场导向,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着力推进相关产业中试基地、教学科研与应用示范基地等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产学研协同创新工作,借助政校企三方合作,引进高校对口专业人才,构建科研院所、研究中心、咨询机构、企业等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实践流动机制。推行引企入校、订单培养等办学模式,与多家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为学生就业提供平台保障,为湖口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县科金工局、县教体局、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局、县委人才办、县人社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固碳增汇强基行动

坚持系统观念,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加快构建一体化生态屏障,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

1.巩固生态系统碳汇作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生态空间占用,严禁擅自改变林地、湿地、草地等生态系统用途和性质。严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盘活城乡存量建设用地。进一步完善林长制,加大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强生物多样性与固碳能力协同保护,防止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稳定固碳作用。通过山体、河流、湖泊、湿地、森林、绿道等生态系统的建设,强化植被保育,提高森林覆盖率,扩大林木蓄积量,巩固增强保土蓄水和固碳能力。〔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生态环境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利局、各乡(镇)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挖掘造林绿化潜力,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扩大森林资源总量,强化森林资源经营保护,采取封山育林、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等措施,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和稳定性,提升森林碳汇总量,积极推进县域内疏林地、宜林地等具有造林绿化潜力土地类型的抚育管理,力争2035年之前完成成林。对鄱阳湖及周边区域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湿、排干湿地还湿等湿地恢复措施,制定科学适用的方法,实现湿地固碳能力的科学计量与监测。加强湿地碳汇资源的有效应用,推进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实现湿地减排增汇。〔县林业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利局、县发改委、县科金工局、县生态环境局、各乡(镇)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完善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方法,开展森林、湿地等碳汇本底调查、储量评估、潜力分析工作。加快构建和完善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监测与评价体系,开展生态资源安全预警和资源动态变化监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将碳汇价值纳入生态保护补偿核算内容。积极推动碳汇项目参与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CCER)开发及交易,加强生态系统碳汇项目管理。〔县统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县科金工局、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局、县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推进农业减排固碳。以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根本,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行农业清洁生产,大力发展低碳循环农业。加强农田保育,提升耕地质量,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秸秆还田、有机肥施用、绿肥种植,提高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增加农业碳汇。推动实施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减量替代,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探索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县农业农村局、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市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九)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坚持宣传引导,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干部培训,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1.提高全民绿色低碳意识。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鼓励“云”上宣传,加强生态文明思想、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发展等宣传引导,广泛开展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全国生态日、世界环境日、中国水周等主题宣传活动,普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意识,树立绿色低碳人人有责的理念。把节能减碳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及有关教育示范基地建设要求中。积极开展碳普惠制度研究,探索全县居民低碳行为碳普惠兑换机制,从减碳行为、价值化机制、激励机制等角度探索建立具有湖口特色的碳普惠制平台和正向引导机制,推动低碳城市、低碳生活发展。〔县委宣传部、县教体局、县发改委、县机关事务中心、县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县城管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培育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开展绿色生活“十进”活动(进家庭、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交通、进企业、进商场、进景区、进交通、进酒店、进医院),引导公众线上线下,积极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培养公众的绿色消费理念。坚决遏制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着力破除奢靡铺张的歪风陋习,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引导企业和居民采购节能、低碳、节水、环保、再生等绿色产品。持续开展绿色出行行动,积极倡导“135”绿色出行方式,推动引入特色公交、共享汽车、共享单车服务,保障公务绿色出行。〔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局、县机关事务中心、县教体局、县市监局、县住建局、县交通运输局、县科金工局、县财政局、县城管局、县文广新旅局、县商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各乡(镇)政府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强化环境保护责任意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利用,提升绿色创新水平。推动重点企业和高耗能行业龙头企业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引导重点用能单位结合能源利用以及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应节能减碳工作方案,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和管理水平提升。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局、县科金工局、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民政局、县融媒体中心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强化领导干部培训。组织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培训及专题学习,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提升从事绿色低碳发展相关工作的领导干部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切实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发改委、县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推进企事业单位试点。选取企事业试点单位,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实施温室气体减排策略,着力推进运输工具电气化、办公场所低碳运行、可再生能源替代等措施,对大型会议、活动等实施碳中和。强化企事业单位内部碳排放管理机制,聘请或指定专人负责碳管理工作,建立试点单位能源使用、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制度和数据信息系统。开展各类碳中和实践,树立低碳运营新标杆。〔县发改委、县机关事务中心、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生态环境局、县科金工局、县试点企事业单位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政策保障

(一)建立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

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对照国家标准要求,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健全重点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基础统计报表制度,完善能源消费计量、统计、监测体系。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推进遥感测量、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碳排放实测技术领域的应用,提高统计核算水平。推动相关行业、园区、企业建立能源、资源消耗、污染排放等动态台帐,提高统计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建立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人员业务培训机制,加强统计队伍建设和信息化体系建设。〔县统计局、县发改委、县科金工局、县生态环境局、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自然资源局、县林业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完善财税金融支持政策

加大对碳达峰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点企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和激励机制。加快发展转型金融,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重点打造升级“光伏贷”“林权贷”“绿色项目贷”等多种绿色金融专属信贷产品。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投资,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绿色债权、股权等方式融资。〔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科金工局、县林业局、县商务局、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人民银行、石钟集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绿色低碳交流合作

开展绿色经贸、技术与金融合作,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拓国际市场,提高节能环保服务和产品出口,加强绿色低碳技术、产品和服务进口。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技术合作交流,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交流合作,深化绿色低碳领域合作交流层次与渠道。〔县商务局、县科金工局、县发改委、县教体局、县市监局、县生态环境局、县高新园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健全市场化机制

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落实重点企业碳排放数据核查复查、配额分配、监督履约等工作,指导企业进行配额履约和清缴,引导企业参与碳市场交易。加强碳汇交易、用能权交易与碳排放期权交易的统筹衔接。推动碳资产管理和开发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筹建碳资产管理部门。培育和支持从事碳咨询、碳资产管理、绿色金融服务的专业机构,助推社会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支持碳减排项目开发,鼓励清洁能源、节能技改、林业碳汇等途径的低碳减排,为碳市场注入活力。〔县生态环境局、县发改委、县市监局、县商务局、县林业局、县科金工局、县高新园区管委会、县人民银行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成立县“双碳”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委,负责统筹协调全县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全力推进相关工作。县有关部门要抓紧制定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碳达峰方案实施方案,科学系统推进碳达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要求,定期对各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协调研究实施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二)加强监督考核,强化奖惩机制。

制定碳排放“双控”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指标实行协同管理、协同分解、协同考核,将碳排放相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评价的重要内容。建立碳达峰目标责任考核清单化、闭环化管理机制,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按上级单位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未完成碳达峰目标任务的部门和乡镇进行责任追究。

(三)加强责任落实,确保任务到位。

各地各部门要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切实扛起政治责任,严格落实中央、省、市工作要求,对照工作目标及重点任务,着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落细,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各类市场主体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主动实施有针对性的节能降碳措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第十三届公益节北京举办 传递新时代公益生机与活力

第十三届公益节北京举办 传递新时代公益生机与活力

1月23日至24日,由数央网、数央公益联合众媒体共同举办的第十三届公益节暨2023ESG影响力年会在北京举行。
01-25
58座新能源电站数据接入 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

58座新能源电站数据接入 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

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黄河公司)所属58座新能源电站数据全量接入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这标志着青海省能源数据资源整合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至此,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已汇聚全省90%以上的能源产、供、储、销数据,实现7大产业、5大行业用电客户的碳排放监测与分析,有力助推双碳目标落实落地,对支撑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设新能源大数据、能源大数据...
精准溯源·碳路同行2024汽车产业节能降碳暨可持续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精准溯源·碳路同行2024汽车产业节能降碳暨可持续发展大会成功举办 

2024年1月12日,精准溯源·碳路同行——2024汽车产业节能降碳暨可持续发展大会在黑龙江漠河举行。会上,中国节能协会与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正式签署汽车双碳业务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携手打造的长春汽车检测中心双碳业务工作室正式揭牌成立。同时“2024中国汽车产业碳路行”和《中国汽车行业国际可持续准则应用指南》宣告启动。
江西湖口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江西湖口县碳达峰实施方案印发!

日前,江西省湖口县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湖口县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
深圳获批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

深圳获批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

12月6日,国家发改委通过官网发布了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深圳名列试点城市行列。

推荐阅读

热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