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界网讯:近日,四川省发改委发布关于中煤广元燃煤发电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
项目年发电900000万千瓦时。新建主厂房、网络继电器室、尿素站、材料库、消防站、危废暂存间、职工食堂及夜班宿舍等生产及公辅用房,总建筑面积106781平方米。购置安装2台1000MW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包括2台1000MW超超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切圆燃烧或前后墙对冲燃烧、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构架悬吊结构、露天布置、变压运行、π型直流炉,2台1000MW超超临界参数、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单轴、双背压、凝汽式、10级回热汽轮机(含0号高加),2台水氢氢发电机,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装置等配套装置。
项目达产年耗电(厂用电)35910万千瓦时、煤340.3295万吨、柴油46吨,新水1432.7万吨、压缩空气7209万标准立方米(耗能工质,不计入总能耗);发电量900000万千瓦时。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折合标煤当量值1265273吨(电当量值按0.1229千克标准煤/千瓦时计算)。
项目供电标准煤耗269.32gce/kW·h,达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中燃煤发电同类机组270gce/kW·h标杆水平。在设计煤质下,项目碳排放总量为609.05万tCO2,供电碳排放强度为705gCO2/kW·h。
原文如下: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中煤广元燃煤发电项目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川发改环资函〔2024〕15号)
中煤广元能源有限公司:
你单位《关于报送中煤广元燃煤发电项目节能报告的请示》收悉,我委委托四川省工程咨询研究院对项目节能报告进行了评审,评审机构出具《关于中煤广元燃煤发电项目节能报告评审意见的报告》(川工咨成果〔2023〕910号)。经审查,现提出审查意见如下:
一、原则同意该项目节能报告(项目代码:2304-510000-04-01-755503)。
二、项目年能源消耗种类、数量:达产年耗电(厂用电)35910万千瓦时、煤340.3295万吨、柴油46吨,新水1432.7万吨、压缩空气7209万标准立方米(耗能工质,不计入总能耗);发电量900000万千瓦时。年综合能源消费量折合标煤当量值1265273吨(电当量值按0.1229千克标准煤/千瓦时计算)。
三、能效及碳排放水平。项目供电标准煤耗269.32gce/kW·h,达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领域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2年版)》中燃煤发电同类机组270gce/kW·h标杆水平。在设计煤质下,项目碳排放总量为609.05万tCO2,供电碳排放强度为705gCO2/kW·h。
四、项目设计、建设单位在落实节能报告各项措施基础上,应改进和加强以下节能工作:
(一)鉴于锅炉、汽轮机、发电机、风机、水泵、碎煤机、磨煤机、输送机、空压机、变压器等主要设备耗能占总能耗比重大,建设单位在下阶段设备购置中,应根据生产规模和工艺要求,严格落实项目设备选型原则,使用符合节能水平要求的耗能设备,优先采用《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及其他相关目录中的节能技术、生产工艺和用能设备。
(二)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细化落实能源计量器具配置设计,建立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发布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2018年15号令),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将能耗监测数据接入四川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省级平台。鼓励建设碳排放在线监测系统,实现碳排放量实时在线监测。
五、项目用能工艺及设备、能耗品种、建设内容和规模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年实际综合能源消费量超过本审查意见规定水平10%以上时,项目建设单位应重新进行节能评估并报我委审查。项目节能审查权限发生变化的,应及时提请有权审查机关办理。
六、根据《四川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实施办法》,请项目建设单位在正式投入生产、使用前,开展项目节能审查验收工作,编制节能审查验收报告。通过节能审查验收的,将验收报告报省发展改革委存档。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项目,不得投入生产使用。
七、请广元市发展改革委依据本审查意见和项目节能报告,对项目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以及运营管理进行有效监督检查,及时报告本审查意见落实情况和项目有关重大事项。要进一步优化能源要素配置,充分挖掘节能潜力,推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强化能耗强度降低目标管理,确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十四五”节能目标任务。
八、请省节能监管事务中心依据《节能监察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16年第33号令),对项目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开展节能监察。
九、本意见仅对项目节能报告出具审查意见,项目建设管理请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
十、本审查意见自印发之日起2年内有效。逾期未开工建设或建成时间超过节能报告中预计建成时间2年以上的项目应重新进行节能审查。
附件:中煤广元燃煤发电项目基本概况表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4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