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岗超35年!江苏首条500千伏输电通道完成改造升级

2024-06-27 09:04  来源:苏电牛思  浏览:  

6月26日,江苏徐州任庄至上海500千伏输电通道(任上段)完成改造升级,将有力保障今夏长三角地区安全稳定用电。

徐州任庄至上海500千伏输电通道,于1987年建成,从徐州电厂任庄升压站出线,途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8市,最后进入上海市嘉定黄渡变电站,将电能输送至苏中、苏南、上海等地区。

这是江苏境内第一条超高压输电通道,也是北电南送、西电东送重要通道。

安全运行超35年!拆旧换新,继续上岗

徐州任庄至上海500千伏输电通道承担着保障江苏、上海两地安全稳定用电的重任,自1987年建成以来,期间经历多次升级改造,为保障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运行年限长,部分杆塔塔身杆件、螺栓、金具等设备严重锈蚀,且电力杆塔型号偏旧,多为拉门塔,占地面积较大,因农业机械化耕种,杆塔的拉线受外力破坏风险也较高。”江苏省送变电有限公司线路工程项目总工吴磊介绍,此次改造重点针对通道苏北段“徐州任庄变-淮安上河变”双线。

现场,吴磊介绍,按结构形式,铁塔可分为自立塔(上图左侧)和拉门塔(上图右侧)两类。自立塔是靠自身基础来稳固的杆塔,是目前新建杆塔的主要形式。拉门塔在塔头或塔身安装对称拉线以稳固支撑杆塔,杆塔本身只承担垂直压力。这类杆塔可节约钢材近40%,但拉线结构占地大,需定期维护,且对农林业的机耕十分不利。

过去,通道改造大多通过拉线加固或对受损塔材进行修补,区别于以往的改造方式,这次除了要拆除部分旧塔,组立新塔,还要对个别区段导线进行整体替换,是历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改造。

据了解,此次改造共涉及铁塔25基,导线10.601千米。当前,正值夏收夏种关键期,如何在不误农时的情况下完成改造,成了电力施工人员面临的最大挑战。

“有效改造窗口施工时间只有8天,我们反复推敲施工方案,优化流程,决定在组塔阶段,全部采用起重机组塔的方式,尽可能提升速度。架线施工时,我们开挖围堰,把施工场地与农田隔开,让架线和灌溉同时进行,确保农田正常耕作。”吴磊说。

为保障改造顺利进行,国网江苏电力投入了13个班组共345名施工人员,还创新使用了可视化牵张设备、数字化钢丝绳回收装置等智能化施工装备,实现了全线施工机械化,有效缩短了施工周期。

作为通道送出端管理单位,在此次改造中,国网徐州供电公司承担了更换186、187号杆塔以及150号至153号导、地线的更换任务。

“因为运行年限长,186号杆塔锈蚀非常严重,塔材已锈成红色,再加上这基塔处于线路转角处,为老式换位子母塔,附近居民都称它为‘红螳螂’,这次更换为新型换位塔后,相当于砍掉了螳螂两只碍事的‘镰刀’前足,不仅提升了电网运行可靠性,也大大减少了设备占地面积,可谓一举两得。”国网徐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专职由博介绍。

江苏超高压电网时代由此起步

作为江苏省内第一条500千伏输电通道,徐州任庄至上海500千伏输电线路(简称徐沪线)记录着电力人的担当作为,也见证了江苏电网的跨越升级。

新中国成立之初,电力工业尚属起步阶段。1949年,江苏22-33千伏输电线路仅有230公里,各地市电网相对孤立。

1958年,江苏第一条220千伏线路建成投运。到1978年,江苏还只有苏南、徐州、淮海盐、南通4个独立运行的220千伏地区电网。随着改革开放推进,江苏经济快速发展,电力需求增长迅猛,缺电成了发展的桎梏。

为此,江苏按照国家“建设坑口电站,就地利用资源,向外输送电力”的方针,推进徐州火电基地建设,但其远离负荷中心,原有220千伏电网无法承担远距离、大容量输电任务。

1982年8月,国家计委批准建设徐州至上海500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线路从距徐州发电厂4公里的任庄升压站出线,向南进入扬州江都境内的江都变电站,而后跨越长江至南岸镇江五峰山,继续向南进入无锡斗山变电站,再向东至上海。其中江苏境内555.3千米。建设资金安排,除镇江大跨越由意大利政府贷款外,其余由世界银行贷款。

在镇江大跨越段,当时,受制于国家经济情况,跨越线路由意大利赛义(SAE)公司设计并监理,现场施工器具及方案全部由“洋专家”来提供并规定,国产自主化程度非常低。

1984年,徐州至江都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开工,为配合徐州发电厂新机组投产发电,其中徐州至淮阴段工程先行开工建设,施工队伍战严寒、斗冰雪,争分夺秒,春节期间连续作战,1986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初四)全部架通,1986年11月,徐州至江都线全部建成。

1988年12月,500千伏徐沪线全线投运,标志着江苏电网迈入超高压时代,同时也是华东电网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从第一条500千伏输电通道诞生,到建成特高压“一交四直”、500千伏“七纵七横”的江苏骨干网架,江苏电网从弱到强、从受制于人到自立自强,持续推动电力供应实现跨越升级,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张智刚董事长与中国电建董事长丁焰章会谈

张智刚董事长与中国电建董事长丁焰章会谈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张智刚在公司总部与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丁焰章举行会谈,进一步深化交流合作,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强化技术攻关,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季明彬,中国电建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徐鹏程、王小军参加会谈。中国电建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张建文,工会主席、办公室主任王成海及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兼...
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上开展验收

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线路上开展验收

建设白鹤滩—江苏工程,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增加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约180亿元,带动电源等相关产业投资约1000亿元,并增加就业岗位超过2万个,促进长江沿线各地经济增长,助力畅通国内大循环,有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随着清洁能源大动脉的投产运行,更多红利持续释放,更大效益正在显现。如今,金沙江上的清洁水电让江南水乡绿意更浓。白鹤滩—江苏工程与华东已有特高压工程互相配合,全面提升了江苏清洁能源消纳比重,增强电网水...
建成全球首个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工程

建成全球首个混合级联特高压直流工程

白鹤滩—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白鹤滩—江苏工程)是我国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点工程,是国家电网坚持新发展理念的又一创新型工程。自2022年7月投运以来,工程已累计向长三角地区输送电量超350亿千瓦时,保障白鹤滩水电站大规模外送、促进四川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西部经济崛起的同时,有效缓解了华东地区中长期电力供需矛盾,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用电需要。▲±800千伏白鹤滩—江苏特...
四川甘孜帮果特高压换流站主设备安装启动

四川甘孜帮果特高压换流站主设备安装启动

6月28日,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的金上—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帮果换流站GIS设备安装正式启动,标志着工程进入主设备安装阶段。GIS设备是一种气体绝缘高压开关设备,是特高压输电工程的核心主设备,帮果换流站GIS母线长7298米,共有2051个安装单元。
浙江电网迎峰度夏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

浙江电网迎峰度夏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

杭州6月29日电(记者林光耀)记者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28日,今年浙江迎峰度夏最后一项重点电网建设工程——温州天河220千伏变电站第3台主变扩建工程启动投运,标志着浙江2024年迎峰度夏电网建设重点工程全部投运。年初,国网浙江电力提出绿保稳十大重点工程,其中,宁海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建德500千伏输变电工程、舟山电厂扩建送出工程等绿保稳重点工程计划在迎峰度夏前投运,以保障今夏浙江电力可靠供给。数据显示,...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