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黄骅港 煤炭堆场工程完工

2024-06-27 10:59  来源:央视新闻  浏览:  

地处渤海之滨的黄骅港,是我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也是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眼下,黄骅港正全力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6月25日,年吞吐量1500万吨的黄骅港煤炭堆场工程顺利完工,这对于进一步提升黄骅港的煤炭和矿石专业化储存、筛分等服务能力,丰富和完善港口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黄骅港煤炭堆场全景航拍(李锴明 摄)

随着最后每小时堆煤6500吨的斗轮取料机安装到位,河北沧州黄骅港集疏运体系项目煤炭堆场正式完工。6月25日最先完工的煤炭堆场工程占地640亩,具有煤炭和矿石的专业化储存、筛分和配煤等增值服务功能。

中铁二十局黄骅港集疏运体系项目负责人宋华君告诉记者,投入使用后,矿粉和堆煤储存高度最高可以达到14米,这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非常高。而堆场区域是块吹填场地,地下水位高、土体含水量大,如何将“豆腐脑”一样的滩涂地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宋华君:建设中,我们采用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技术,将近43万根20多米长的排水板打入地下,覆膜密封形成密闭空间后,利用抽真空设备进行抽气排水。同时,用堆载土静压至少4个月时间,将土体中的水进一步排出,确保地基土固结,达到堆场承载需求。

黄骅港集疏运体系项目煤炭堆场是在2022年8月开工建设,宋华君说,本不宽裕的22个月施工时间里还要避开各种不利天气,所以施工的那些日子里,每天都要跟时间赛跑。

宋华君:由于煤炭堆场所处港口位置,高温酷暑、极端大风天气、汛期施工等各种不利因素较多,所以,施工中,我们也是抢抓有利施工窗口,克服各种施工不利因素,安全高效地完成了24.9万平方米堆场场区、2377根预应力管桩及37035根水泥搅拌桩施工等建设任务。

 

黄骅港煤炭堆场堆取料机(李锴明 摄)

年吞吐量1500万吨的煤炭堆场按期、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为港口集疏运体系项目的投入使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沧州港务集团总工程师,河北沧港铁建集运有限公司总经理 霍吉亮表示,该煤炭堆场与正在建设中的矿粉堆场项目、铁路专用线项目将共同提升黄骅港大宗散货吞吐能力3300万吨。

霍吉亮:黄骅港集疏运体系项目将与沧港铁路、朔黄铁路、邯黄铁路相连,共同组成煤炭、铁矿石、铝矾土、有色矿等大宗散货到鲁北、冀中南、山西、陕北、内蒙古等地的高效低成本物流通道,对进一步优化港口功能布局,提高专业化生产和绿色作业水平,推进港口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6月14日,黄骅港煤炭下水已破亿吨。黄骅港在持续保障国家能源供应稳定有序进行的同时,也在积极推进港口低碳绿色转型。

 

在港口记者看到,来自陕西榆林装载几千吨煤炭的专列抵港后,翻车机紧紧“抱”着四节车厢,翻转160度,一次将煤炭卸下,皮带机源源不断把煤炭送入船舱。卸货流程井然有序,但码头上却鲜见人影。

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生产一部翻堆集控操作员 刘娜:我们原来只能操作一台翻车机,而且还是老式的按键操作,现在用电脑可以同时控制3台翻车机和5台堆料机生产,作业效率有很大提升。这完全得益于煤炭港区的智慧港口建设。

为了抑制煤尘的升腾,港口自主研发了抑尘系统。

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生产三部设备点检员 赵越:这套干雾抑尘系统通过高压释出水雾,可以迅速抑制煤尘,所以在现场你几乎是看不到有煤尘升起来。这个技术是黄骅港自主研发的“本质长效抑尘系统”的一部分,这一系统让生产现场粉尘排放和煤泥、煤污水无组织排放问题得到有效遏制,粉尘抑制率达到98%。

黄骅港还积极推动智慧化港口建设,投入使用的华港数字运营平台,让港口整体作业效率提高近40%。

国能黄骅港务公司科技信息中心数字运营科负责人 许童童:截至目前,黄骅港务公司已实现全部装船机的智能化作业,并且自主研发了基于5G+人工智能技术的语音装船技术,实现了智能化装船的全场景、全工况覆盖。通过智能化技术的突破,装船作业效率提升了3.8%,让黄骅港的能源周转更加高效便捷。

据了解,黄骅港未来将进一步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应用落地,推进零碳港口数字港口、智慧港口建设,全力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准能集团商品煤产量突破3000万吨

准能集团商品煤产量突破3000万吨

国家能源集团准能集团年累计生产商品煤3013.1万吨,超年进度计划82.5万吨,同比增加17.6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图为黑岱沟露天煤矿电铲在采煤区进行装车作业2024年以来,准能集团全面落实集团公司136发展战略和41663总体工作方针,积极贯彻延续会战精神、实干奋进争先、增量提质创效工作部署,紧盯年度目标任务,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释放产能。黑岱沟露天煤矿、哈尔乌素露天煤矿持续优化采矿方案,科学规划剥、采、运、排各环节,确保原煤...
新朔铁路提前实现外购煤运输任务过半

新朔铁路提前实现外购煤运输任务过半

国家能源集团新朔铁路年累计发运外购煤307.3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50.4%,提前8天完成外购煤运输过半任务,为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持续赋能。图为四道柳集运站进行外购煤装车作业2024年以来,新朔铁路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136发展战略以及41663总体工作方针,充分发挥一部门、两中心、四家单位运输矩阵作用,确保集团公司一体化平稳高效运行。公司积极拓展资源渠道,定期深入周边煤矿、煤场、站台开展煤源调查,准确掌握煤矿产能、站台存储能力、坑口煤...
促进陇东区域煤炭资源外销内运 甘肃长王铁路专用线项目动工

促进陇东区域煤炭资源外销内运 甘肃长王铁路专用线项目动工

6月27日,估算总投资67.4亿元的长庆桥至王家沟铁路专用线项目动工活动在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举行。该项目建成后,将加快陇东区域煤炭资源外销内运和陇东煤电化产业开发,为建设陇东综合能源化工基地注入新动能。长庆桥至王家沟铁路专用线项目由中铁一局和铁一院联合投资、甘肃郭长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具体实施,项目北起西平铁路长庆桥站,南至灵台县王家沟设王家沟站,线路全长60.872公里,其中平凉市灵台县、泾川县境内59.672公里,庆阳市宁县境内1.2...
高温大“烤” 中国华电7家煤矿煤炭产量3021.38万吨

高温大“烤” 中国华电7家煤矿煤炭产量3021.38万吨

入夏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用电负荷持续攀升,给迎峰度夏能源保供工作带来挑战。中国华电煤炭坚决扛起迎峰度夏能源保供政治责任,充分释放煤炭产能,全面升级供应链建设。华电煤业积极落实各项工作要求,巩固拓展常态化长效化保供机制,建立保供调度令工作机制,创新奋进、奋勇争先,坚决打赢迎峰度夏攻坚战。截至6月24日,完成煤炭产量3021.38万吨,同比增长17.25%;完成煤炭保供2099.04万吨,其中4-6月份迎峰度夏保供煤炭1006万吨。稳产...
我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黄骅港 煤炭堆场工程完工

我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黄骅港 煤炭堆场工程完工

地处渤海之滨的黄骅港,是我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也是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眼下,黄骅港正全力打造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大港。6月25日,年吞吐量1500万吨的黄骅港煤炭堆场工程顺利完工,这对于进一步提升黄骅港的煤炭和矿石专业化储存、筛分等服务能力,丰富和完善港口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黄骅港煤炭堆场全景航拍(李锴明 摄)随着最后每小时堆煤6500吨的斗轮取料机安装到位,河北沧州黄骅港集疏运体系项目煤炭堆场正式完工。6...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