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

2024-06-28 10:41  来源:东方风电  浏览:  

6月26日23时30分,东方电气集团自主研制的18兆瓦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在广东省汕头风电临海试验基地顺利并网发电,再次刷新已并网风电机组单机容量最大的世界纪录。

绿色清洁,卓越能效机组部件级国产化率100%,机组单机容量大,每年平均发电量可达7200万千瓦时,可满足约4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具有明显的发电性能优势,并可节约风场机位数量,降低基础、征海、安装、海缆及后期运维成本。

叶片长126米,采用自主研发的大厚度、钝尾缘、高性能翼型,应用优化设计技术和自适应降载技术,充分提升风能转换效率。

应用第三代全集成传动链,采用多系统强耦合设计方法,充分降低机舱重量与尺寸,对运输与吊装更友好,同时采用中速齿轮箱和中速永磁发电机,部件效率高达98%。

创新驱动,技术领先

通过信息融合技术,可快速有效获取极端工况信息;通过设计针对性控制策略,可降低机组极限和疲劳载荷,保证机组运行平稳,提高安全性。

解决了超长柔性叶片可靠承载技术难题,并基于约束进化算法,实现了叶片的气动性能和载荷重量的最佳匹配。

研制的新一代大型海上半直驱发电机,攻克电磁、结构、冷却等多项技术难题,提升了机组整体可靠性。

试验验证,性能可靠

机组关键部套均完成了测试验证,整机经过厂内试验,确保高可靠性。

叶片通过材料级、部件级和全尺寸级积木式测试,可靠性高。

传动链历经额定载荷试验、超载试验,验证了高效率、低振动、高可靠的密封性能。

发电机背靠背型式试验表明其电气性能优、振动小、噪音低、谐波低、温升均匀。

18兆瓦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的成功并网,是东方电气集团通过紧密合作、高效协同的重大成果。借助央企科研高地这一优势平台,团队积极组织核心技术攻关,成功突破多个核心技术难题。当前,东方电气集团正全力攻坚,以持续突破风电产品关键技术壁垒为己任,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63台15MW海上风机!巨头接单

63台15MW海上风机!巨头接单

近日,Skyborn Renewables与西门子歌美飒签署了一份更新的主供应协议,为其在德国波罗的海Gennaker海上风电项目提供63台SG 14-236 DD风机,功率为15MW。
中船风电签约130万千瓦风电项目

中船风电签约130万千瓦风电项目

据额敏县零距离消息,6月2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额敏县组织企业参加塔城地区招商推介暨投资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会上,额敏县与中国船舶集团风电发展有限公司签署了《塔城额敏130万千瓦风电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美国924MW海上风电项目迎重大进展

美国924MW海上风电项目迎重大进展

近日,美国海洋能源管理局(BOEM)已经批准Sunrise Wind海上风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计划(COP),这是项目开始海上施工所需的最终批准。
德国1600MW海上风电项目一期获批

德国1600MW海上风电项目一期获批

近日,由莱茵集团(RWE)开发的德国Nordseecluster A海上风电项目已获得德国联邦海事和水文局 (BSH) 的规划批准,这是Nordseecluster海上风电集群的第一阶段。
全球首座!“绿色能源+蓝色粮仓”,正式投产!

全球首座!“绿色能源+蓝色粮仓”,正式投产!

今天,在福建莆田南日镇海上风电场,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平台正式投产。平台不但能产生绿色电力,还是一座蓝色粮仓,实现了发电养鱼两相宜。总台央视记者 古峻岭:随着直径130米的巨大叶轮缓缓开始转动,全球首座风渔融合浮式海上平台国能共享号正式投产,为千家万户带来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所谓风渔融合,就是这个风电平台可以做到水上发电,水下养鱼。按照设计要求,在整个平台的中间围出了一个六边形的水池,下面挂上了双层的养殖网箱,网箱里可以养殖...

推荐阅读

热文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京ICP备16023390号-2 Copyright © 能源界 服务台:010-6399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