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克拉玛依搞氢能搞得可谓是热火朝天。像新疆油田公司风光气储氢一体化项目、氢储能调峰电站新型储能示范项目正式启动;10亿规模的克拉玛依市氢能产业基金发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和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将在克拉玛依共建国家能源氢动力重点实验室分中心等等,众多氢能项目纷纷涌向这个老油城。
石油之后,克拉玛依要靠氢能造一个“中国西部氢都”。
01 老油城再迎氢能大项目
日前,中国能建中电工程高达72亿元的风光制氢制绿色航煤项目,签约在了克拉玛依,给这个未来的西部氢都又注入了一股氢力量。
该项目将建设绿氢及其下游应用、配套项目,包括1万吨/年的绿氢、10万吨/年的绿色航煤以及1GW风光新能源。
“本次签约的克拉玛依市风光制氢绿色航煤项目,是我公司响应克拉玛依市氢能示范区和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的需求,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市场需求、电网等因素,策划投资建设的。”签约项目代表、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区域开发部总经理王亮介绍说。
氢既是能源也是化工原料,应用场景巨大,我国国家层面更是将氢能规划为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谁能在氢的领域占得先机,那么未来在能源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就能抢占先机。基于此,很多城市都把氢能放在其产业规划的重要位置,石油老城克拉玛依也不例外。
去年,中国西部氢能大会首次在油城--克拉玛依举行,大会宣布了克拉玛依市为新疆首批氢能产业示范区。
在石油城之后,克拉玛依锚定了新的目标:中国西部氢都。
02 名字里流淌的都是石油
60多年前,当克拉玛依一号井里喷涌出工业油流,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由此诞生。
凭借着石油的馈赠和无数人的奋斗,这片连鸟儿也不飞来的土地一点点被民居、商铺、学校、医院各色物什铺满,最后一起组成了石油城--克拉玛依。
在维语里,克拉玛依的意思是“黑油”。不止是名字,石油,也一直烙印在这个城市的命运上。
显然,克拉玛依是幸运的,直到今天,它仍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近年来,玛湖、吉木萨尔、南缘和滴南地区相继发现多块油气富集区。特别是玛湖、吉木萨尔取得重大勘探突破,展现出两个10亿吨级的大油田。
不仅如此,克拉玛依还是我国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及世界石油石化产业的聚集区。该地几乎九成的工业产值都来自石油化工产业,并且拥有从井口到车轮的完整产业链。
但另一方面,这也就使得克拉玛依市的几乎所有经济活动都绕着石油石化打转。
和大多数资源型城市一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石油石化及其相关产业一直是克拉玛依市生存及发展的支柱产业,并且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仍会如此。
石油就像晴雨表一样指挥着克拉玛依的发展。据了解,克拉玛依的石油石化产业占到了全市经济总量的近70%,这就意味着经济发展直接挂钩于石油石化产业。
虽然短期来看,由于还有“油”,现阶段石油石化产业依旧能够支撑这个城市良性发展。但资源总有用尽的一天,当先天的资源优势演变为后天的不足,这座城市大厦没了支撑的大梁,又能挺立多久恐怕只有沉默在风中飘扬。
03 氢能接棒
实际上,在经过60多年的发展,克拉玛依的石油石化产业也进入了瓶颈期。受限于准噶尔盆地石油、天然气储量的非高产特性,尽管克拉玛依油田的石油天然气产量在持续上升,但上升的速度并不算快。
所以,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克拉玛依就开始寻找新的可能,而没有什么比拿现成的资源直接化为己用更为合适的,比如,氢能。
其实,除了石油,克拉玛依还有着大量可供开发的风光资源。这简直就是为发展氢能量身定做的温床。
据了解,新疆风能技术可开发量占全国的17%,排全国第二;太阳能技术可开发量占全国的40%,排全国第一。截至2023年末,新疆新能源总装机达到6443.1万千瓦,占全区电力总装机44.6%。不断增长的新能源装机规模,为风光制氢提供了有力支撑。而克拉玛依地处新疆北部,全年平均日照时数约2800小时,具备建设千万千瓦级大型光伏发电基地的先天条件,可再生能源制氢潜力超过百万吨。
同时,克拉玛依本身的工业基础雄厚,用氢需求大。像两大石油化工产业聚集区全年用氢量就超过了10万吨。
不仅如此,克拉玛依消耗电力的需求也十分巨大。像氢储能调峰电站、电站级燃料电池电堆、氢能热电联供、零碳配电网等诸多氢能应用场景都将在此大显身手。
目前,克拉玛依已经将氢能产业作为全市战略发展方向。
在政策上,克拉玛依市率先发布了关于氢能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推出支持政策“氢二十条”……
根据计划,克拉玛依市将依托现有的石化工业和风、光新能源产业基础优势,围绕氢能产业强基、化工应用、绿电示范、交通试点、产业配套五大工程,构建“风光制氢、石化用氢、氢电供能”产业链,加大制氢、储运氢、加注、绿色甲醇等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推进氢储能调峰电站、绿电制氢、零碳城区等先行项目。
在大批项目纷纷涌到克拉玛依之后,氢能,正在成为这个城市新的角力点。而它,又能否接棒石油的辉煌再造一个氢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