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Wh/kg!太蓝新能源研制出世界最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

2024-08-05 10:53  来源:太蓝新能源  浏览:  

8月1日,“太蓝新能源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式在北京顺义研发总部举行揭牌仪式。太蓝新能源董事长、CTO高翔,CEO李彦主持出席本次活动,公司其他相关代表人员共同参加。

2018年,太蓝位于浙江嘉兴第一条中试线建成;2021年,太蓝(北京)研究院正式组建;2022年,太蓝(北京)海淀研发总部启用;2023年,太蓝研发总部迁址北京顺义——形成总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引入各类全球先进设备,围绕多种材料体系、电芯、PACK等方面开展全域研发。研究院经过一年以来的运行,逐渐构建集中试、运营、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研发生态圈层。

太蓝目前已经实现了4C超快充半固态电池的批量生产;今年4月成功制备出世界首款超高能量密度720Wh/kg,单体容量120Ah全固态锂金属电池;开发出全球领先的氧化物-聚合物混合固态电解质材料及极片复合技术、界面柔化技术等。

在揭牌仪式致辞环节,高翔博士介绍了太蓝新能源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的背景及重要意义,并对其在固态电池产业实践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鼓励和支持研究院更好地发挥人才引领作用,构建高质量发展新布局。

CEO李彦表示,太蓝研究院长期以来为公司产品研发、先进技术沉淀等方面持续助力,是适应固态电池市场发展需求的先进技术平台,今后将不断推进固态电池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落地。

活动一同举行“先进项目颁奖”环节,通过表彰优秀项目团队,树立标杆,以此激励先进,营造积极争先的企业文化氛围。

研究院揭牌后,将进一步打通从中试线到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锚定建设固态电池研发中心定位,优化提升研发创新体系,打造成为准世界级先进固态电池技术研究院。

未来研究院将持续扩充研发团队,加速固态电池的性能迭代与产业化能力,升级成熟完备的研发管理、项目开发、产品试制体系,将重点在技术、产品、商业模式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信息,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网所有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本网内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
相关推荐
总投资超100亿元,多个电池项目在甘肃落地/开工

总投资超100亿元,多个电池项目在甘肃落地/开工

甘肃正在加大新能源产业投资力度。近日,酒泉市盘柯睿智储能科技有限公司4GWh钠离子电池智能集成及配套产业制造项目(一期)环评批复。项目位于甘肃省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园),总投资6亿元,含电芯厂房、储能配套厂房、智能集成厂房等。据了解,盘柯睿智钠电池项目整体投资14亿元,拟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计划投资6亿元,建设4GWh钠离子智能集成系统、储能BMS系统、PCS系统及液冷储能柜等项目,建设国内首个钠离子电池高寒高海拔地区国家级实验室...
多家头部企业锚定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已定

多家头部企业锚定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已定

作为已经被业界公认的下一代先进电池,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已经被全球主要汽车与电池生产国上升到战略高度。根据不同的电解质类型,固态电池主要包括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种技术路线。具体选择哪种路线来制造全固态电池?头部企业似乎已经有了答案。据电池中国了解,目前包括Solid Power、丰田、松下电池、三星 SDI等海外企业,均选择硫化物路线研发全固态;国内来看,包括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蜂巢能源、广汽等企业也锚定了硫化物...
新至双碳与卫蓝新能源携手共拓固态电池储能新蓝海

新至双碳与卫蓝新能源携手共拓固态电池储能新蓝海

近日,兴源环境旗下新至双碳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新至双碳与北京卫蓝共同积极推进固态电池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双方在固态电池产品、固态电池储能系统应用等达成长期研发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动新能源项目的开发建设与投资,为国家绿色能源低碳转型贡献力量。北京卫蓝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李泓、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俞会根共同发起创办,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有40余年...
国外21家企业的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国外21家企业的固态电池技术路线

固态电解质体系包括硫化物、卤化物、氧化物、聚合物等,每一种体系各有优势。目前要在全固态锂电池中得到应用的话,还没有一种材料能够满足所有性能的要求。全球各国企业分别采用什么技术路线呢?日本  丰田汽车公司,技术路线:硫化物  丰田汽车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上的专利数量已超过1000件,位居全球第一。尽管丰田在新技术推进上较为谨慎,但公司已经宣布了在2027或2028年实现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向市场投放配备...
产能超40万吨,负极材料厂商密集海外建厂

产能超40万吨,负极材料厂商密集海外建厂

负极材料厂商正在加速海外建厂步伐。截至目前,包括杉杉股份、贝特瑞、璞泰来、中科电气、尚太科技等在内的头部厂商都已经或宣布布局海外工厂。一方面,近几年负极材料行业产能迅速扩张,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行业数据显示,去年年初中国负极材料市场参考价约为5.3万元/吨,而到了今年年初负极材料市场参考价已经降至约3.5万元/吨,仅一年时间跌幅超过40%。今年7月,负极材料市场参考价约为3.3万元/吨,仍在跌跌不休。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