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下旬,由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流花油田作业区组织研发的新型低温破乳剂,持续保持良好应用效果,成功破解流花16-2油田群低温含蜡破乳的业界难题,油水处理成本创历年同期新低,为深水油田的高质量开发探索出新路径。
“破乳”是啥?
流花16-2油田采出原油含蜡量较高,属于高含蜡轻质原油。油田距“海洋石油119”FPSO超23公里,通过水下生产系统开发,是我国水下输送距离最远的油田。在通过长距离海管输送时,原油的“体温”不断下降,最低时仅有15摄氏度。加上运输造成的强作用力,大量蜡质以微蜡晶颗粒的蜡晶形式析出,“油”抱“水”,析出的微蜡晶颗粒附着在油水界面,改变了界面状态,使和原油互不相溶的水能够混合到一起,变成极其稳定的油包水乳液。这就是乳化的过程。
乳化现象在原油开发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存在,但由于流花16-2油田原油“体温”极低,加上含蜡“体质”,导致乳化程度比传统工况高得多,与水的融合更为紧密。因此,对生产流程的冲击更为严重,成为深水原油开发面临的业界难题。
业界难题怎么破?经过数轮的研究攻关,流花油田作业区根据生产实际明确了“破乳剂破乳”的工作思路,联合国内外科研技术单位,围绕原油组分与乳液形成两方面,针对乳液组分、乳化过程、乳化界面及界面张力进行系统性多重分析,奋力探索“根治”乳化的办法。
今年以来,流花油田作业区基于破乳机理的新认识,通过多次试验,成功研制出一款水溶性小分子低温破乳高效配方。该新型破乳剂较原使用药剂成本降低42%,不仅彻底解决低温含蜡破乳难题,还能有效降低油水处理成本,水处理成本同比降低6倍,油处理成本同比降低1.5倍。
流花油田作业区耗时三年,成功解决了低温高含蜡破乳难题,具有极高的行业推广性。相关创新成果也为降低海上油气生产能耗巩固了技术体系,助力企业精益管理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