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效率新闻

能源界网为您提供能源领域最新的太阳能电池效率新闻,太阳能电池效率资讯,太阳能电池效率视频,以及太阳能电池效率相关的最新动态。
柔性串联太阳能电池效率达24.6%并可承受3000次弯曲

柔性串联太阳能电池效率达24.6%并可承受3000次弯曲

中国科学家找到了一种方法,通过增强电池顶层与底层的粘附性,使柔性串联太阳能电池更加高效和耐用。铜铟镓硒(CIGS)是一种商业半导体,以其出色的可调带隙、强光吸收、低温敏感性和卓越的操作稳定性而闻名,使其成为下一代串联太阳能电池底部电池使用的有希望的候选材料。柔性钙钛矿/CIGS叠层太阳能电池将顶层钙钛矿(一种能够高效将阳光转化为电能的材料)与底层CIGS结合在一起。因此,这种叠层电池在光伏领域的轻量化、高效应用方面拥有巨大...
04-26
昆士兰大学突破钙钛矿技术,太阳能电池效率创世界纪录

昆士兰大学突破钙钛矿技术,太阳能电池效率创世界纪录

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取得了重要突破。由王连洲教授领导的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锡卤化物钙钛矿(THP)太阳能电池,其将阳光转化为电能的效率达到了创纪录的16.65%。王教授在昆士兰大学的澳大利亚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研究所以及化学工程学院工作,他领导的团队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上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王教授表示,实验室取得的认证读数比THP太阳能电池之前的最佳读数高出近一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在这个以精细和...
04-26
隆基公司宣称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隆基公司宣称其硅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世界最高水平

中国光伏组件制造商隆基股份透露,其基于全尺寸硅片的专有混合交错背接触 (HIBC)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已实现 27.81% 的世界纪录功率转换效率。该结果得到了德国哈默尔恩太阳能研究所(ISFH)的证实。该电池还实现了 5,698 mA 的短路电流、744.9 mV 的开路电压和 87.55% 的填充因子。这一业绩提高了该公司 2024 年 5 月创下的 27.3% 的纪录。隆基绿能创始人兼总裁李振国表示:在太阳能行业,转换效率是一个决定性指标。电池效率每提高一个点,系...
04-15
晶科能源称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效率达 33.84%

晶科能源称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效率达 33.84%

中国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商晶科能源表示,其基于 n 型晶片的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已达到 33.84%。该公司表示,该成果已获得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的认证 。在之前的尝试中,晶科能源在同样的设备配置下实现了33.24% 的电池效率。创纪录的钙钛矿串联太阳能电池采用晶科能源的N型高效单晶 TOPCon 太阳能电池作为底部电池,并通过多项关键技术的重大进步得到增强,该制造商表示。全区域钝化接触技术、钙钛矿界面缺陷...
01-11

基于空穴选择性中间层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26.39%

中国华侨大学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利用空穴选择性中间层抑制离子扩散来提高设备的稳定性。离子迁移被认为是造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不稳定的主要原因。当钙钛矿薄膜中的软晶格和相对较弱的键导致缺陷形成能较低时,就会发生离子迁移,因此热和光很容易激活钙钛矿晶格内的离子缺陷。离子的积累会使局部晶体结构变形,并破坏钙钛矿薄膜、电子传输层 (ETL) 和空穴传输层 (HTL) 以及电极。研究人员解释说: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加入...
01-03
基于宽带隙顶部器件的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33.10%

基于宽带隙顶部器件的钙钛矿-硅串联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33.10%

中国华侨大学的研究人员制作了一种四端(4T)钙钛矿-硅太阳能电池,其顶部电池基于能带隙为 1.67 且表面缺陷较少的钙钛矿材料。科学家们利用表面重构方法,通过湿法纳米抛光去除宽带隙钙钛矿的表面缺陷。他们解释说:我们发现表面重构策略可以改善钙钛矿/C 60界面的接触,释放块状钙钛矿薄膜的残余晶格应变,并形成富含溴的钙钛矿表面层,从而有效抑制界面载流子损失和离子迁移。据悉,该技术能够去除钙钛矿薄膜表面因结晶不充分而产生的缺陷丰富区...
12-12
新南威尔士大学发布最新太阳能电池效率表

新南威尔士大学发布最新太阳能电池效率表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马丁·格林(Martin Green)教授领导的国际研究小组在《光伏进展》杂志上发表了第65版太阳能电池效率表。自六月以来,科学家们在新表格中添加了17项新成果,展示了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最新进展。硅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隆基生产的商用尺寸电池,背面采用异质结(HJT)方法形成两个极性触点,效率提升至27.3%;类似大型电池采用混合方法,n型触点采用TOPCon方法,效率提升至27.4%。此外,隆基的另一款背接触电池...
11-22
无铟黄铜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达12.25%

无铟黄铜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达12.25%

日本国家先进工业科学和技术研究所 (AIST) 的科学家制造出一种基于无铟黄铜矿(CuGaSe 2或 CGSe) 吸收剂的宽带隙薄膜太阳能电池。CuGaSe 2的能带隙为 1.7 eV。迄今为止,它已用于填充因子和开路电压有限的太阳能电池。该研究的主要作者 Shogo Ishizuka告诉《光伏》杂志:我们利用了可以同时实现高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值的技术。我们的宽能带黄铜矿电池可用于串联装置的顶部电池应用。研究小组强调,在之前的研究中,在 CuGaSe 2薄膜中加入铝 ...
11-14
混合钙钛矿-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创纪录的 24%

混合钙钛矿-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创纪录的 24%

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 )和延世大学的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高效率、高稳定性的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先进材料》杂志上的研究论文《通过混合钙钛矿/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亚纳米偶极子界面抑制空穴积累以促进近红外光子收集》指出,混合钙钛矿-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的一个关键瓶颈是钙钛矿/体异质结(BHJ)界面的能级不匹配,从而导致电荷积累。论文补充道,现有的铅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无法利用大约 52% 的总太阳能,因为它们的吸收光谱仅...
11-12
基于 4-氟苄胺处理的碘化铅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 23.62%

基于 4-氟苄胺处理的碘化铅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 23.62%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制造了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据报道其具有较低的非辐射复合和缺陷态密度。我们的研究引入了一种创新的碘化铅 (PbI2) 二次生长和 π-π 堆叠调节策略,可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效率和稳定性,该研究的主要作者 Mojtaba Abdi-Jalebi 告诉《光伏》杂志。通过使用 4-氟苯酰胺 (FBA) 促进受控的 PbI2 成核和结晶,我们获得了具有大晶粒和最小化缺陷状态的高质量钙钛矿薄膜,将电池效率从 22.06% 提高到 23.62%。π-&
11-02
采用狭缝模涂层制造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 19.17%

采用狭缝模涂层制造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 19.17%

韩国全北国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研究了使用狭缝模头涂层(SDC)来制造均匀高质量的钙钛矿薄膜,这是朝着大面积钙钛矿器件制造迈出的一步。科学家发现,SDC 增加了空穴传输层 (HTL) 界面的粗糙度,从而改善了表面的润湿性,从而实现了无气泡或针孔的高质量钙钛矿薄膜。基于该薄膜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 19.17%,稳定性结果优异,实验室电池尺寸模块效率达到 17.42%。研究人员指出,自组装单层 (SAM),例如 Me-4PACz,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 HTL 的极...
10-31
新型钝化策略使氯碘化物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15%

新型钝化策略使氯碘化物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15%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的研究人员介绍了一种新的氯碘化物基钙钛矿缺陷钝化策略。通讯作者 Ashraful Hossain Howlader 告诉《光伏》杂志,与对照样品相比,这种新方法使电池的效率提高了约 15%,同时也使其对环境更加稳定。尽管光电性能很有前景,但事实上,由于氯和碘之间的半径不匹配,氯碘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离子迁移是不可避免的,Howlader 和他的团队在论文中解释道。氯碘基钙钛矿薄膜中的离子迁移可能会出现原子空位或原子堆积等...
10-29
用PECVD系统制成的POLO背结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24.2%

用PECVD系统制成的POLO背结太阳能电池效率达到24.2%

由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制造出一种n+型多晶硅氧化物(POLO)背结太阳能电池,该电池具有基于氧化铝(AlOx)和氮化硅(SiNy)的钝化层堆栈。我们的研究首次展示了对未扩散结构化前面板进行有效的工业清洗和钝化,且具有出色的钝化质量,该研究的主要作者Byungsul Mi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别是,氧化铝/氮化硅钝化层堆栈是通过工业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系统制造的,该系统具有低频(LF)等离子体源,比原子层沉积(ALD)系统或高频(HF)...
09-18
基于PEDOT:PSS空穴传输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突破17.1%

基于PEDOT:PSS空穴传输层的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突破17.1%

德国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的一个科研小组创造了一款基于空穴传输层(HTL)的有机光伏电池。该空穴传输层采用PEDOT:PSS材料,即一种以低成本、制备工艺简单为特点的聚合物。在一篇发表于国际期刊《焦耳》上的、题为《用于高效、稳定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聚合物双层空穴传输层结构》的研究论文中,研究人员表示,尽管有机太阳能电池已在实验室阶段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然缺乏可以在活性层上进行溶液处理、与新型非富勒烯受体(NFA)兼容并充分确...
07-24
硒化锑太阳能电池效率可达 26%

硒化锑太阳能电池效率可达 26%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通过应用先进的生长方法、降低空位浓度和优化材料,硒化锑(Sb₂Se₃)吸收剂的效率有望显著提升,可能超过目前10%的领先电池效率水平,接近26%的理论上限。
06-2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334 下一页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