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新闻

能源界网为您提供能源领域最新的科学家新闻,科学家资讯,科学家视频,以及科学家相关的最新动态。
多国科学家共同研究显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水力发电潜力

多国科学家共同研究显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水力发电潜力

网站1月17日报道,一项新的评估发现,中国拥有世界上尚未利用的、有利可图的最大水力发电潜力,如果加以开发,能够满足该国30%的电力需求。
01-18
减碳、脱碳、碳捕捉、碳利用,顶尖科学家共谋“碳策”

减碳、脱碳、碳捕捉、碳利用,顶尖科学家共谋“碳策”

“中国在气候变化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中国在太阳能光伏领域具有非常好的成本优势。但中国人均耕地少,同时缺乏天然气的储备,中国在粮食、能源方面要实现自给自足,就要做出更多努力。”
11-07
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入选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入选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近日,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了首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其中含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28个成员单位推荐的37家基地。国家电投新能源科技馆作为联合体单位成员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展现科技创新、新能源发展的平台,首批入选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06-13
在地球深部找铀!我国科学家取得重大突破

在地球深部找铀!我国科学家取得重大突破

几十年来,我国南方铀矿找矿实现由无到有,但已探明铀资源多为近地表铀矿勘查深度小于1000米,大多数小于500米,地球深部还有没有铀矿?如果有,怎么找?近日中核集团对这一铀矿找矿“瓶颈问题”给出答案!
05-25
我科学家实现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制长链烯烃

我科学家实现常压下二氧化碳加氢制长链烯烃

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曾杰教授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铜—碳化铁界面型催化剂,实现了常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加氢高选择性制备长链烯烃。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长链烯烃在精细化工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目前,工业合成长链烯烃的普遍方法是基于乙烯的齐聚反应,而乙烯主要来自石油资源。与之相比,利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直接制备长链烯烃,则会产生巨大的环境效益。
05-16
西班牙科学家开发“遥相关”法预测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西班牙科学家开发“遥相关”法预测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据外媒报道,西班牙科学家日前开发了一种据称能够通过气候预测能够缓解欧洲能源危机的新方法。
04-29
科学家:日本向太平洋倾倒核废料的计划不安全

科学家:日本向太平洋倾倒核废料的计划不安全

由国际组织太平洋岛国论坛(PIF)聘请的一个由五名独立专家组成的审查小组对日本向太平洋倾倒100多万吨核废水的计划提出质疑,他们认为,尽管人们普遍认同经过“先进液体处理系统”技术处理的废水可以有效去除放射性物质,但向太平洋安全排放核废水的数据仍然存在关键漏洞。
04-27
科学家将核废料转化为可持续使用1000年的钻石电池

科学家将核废料转化为可持续使用1000年的钻石电池

核能被认为是一种清洁能源,因为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然而,与此同时,随着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反应堆的建成,它产生了大量的危险的放射性废物。专家们为这个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照顾环境和人们的健康。由于没有足够的安全储存空间来处理核废料,这些想法的焦点是材料的再利用。
04-25
清洁能源利用重大突破:科学家实现甲烷的选择性转化

清洁能源利用重大突破:科学家实现甲烷的选择性转化

我国科研人员领衔的国际科研团队攻克了甲烷的选择性氧化这一催化研究中的世界性难题。利用新开发的催化剂,该团队实现了氧气条件下将甲烷选择性氧化为甲醇和乙酸。这一研究对于甲烷的转化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02-28
我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超大型锂矿

我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地区发现超大型锂矿

锂矿,素有“白色石油”之称,是一种极其稀有的白色轻金属资源。目前,我国锂资源75%依靠进口。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锂资源需求量急剧增加。
02-15
科学家开发高效的催化方法 可将原始生物质转化为低碳足迹的天然气

科学家开发高效的催化方法 可将原始生物质转化为低碳足迹的天然气

天然气可以作为发电、供暖和交通动力的燃料。它也是制造氢气和氨气的原材料。目前,生物和热能过程是两种广泛接受的天然气生产方法。然而,在这些过程中,天然气产品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是不可避免的,这不能满足管道天然气的成分要求。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路芳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高效的催化方法,将固体生物质直接转化为低碳的天然气。
02-06
科学家开发实验性热电装置 包裹着热管进行发电

科学家开发实验性热电装置 包裹着热管进行发电

我们已经听说过将软管缠绕在现有的热水管上,利用管道辐射的热量来加热软管内的水的技术。然而,一种新的环绕式装置利用同样的管道热量来发电。该实验性热电设备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和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合作开发,由多个扁平的方形模块组成,被称为耦合体。
01-26
科学家利用液态金属催化剂迅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固态碳

科学家利用液态金属催化剂迅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固态碳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可将二氧化碳快速转化为固态碳,可无限期储存或转化为有用材料。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二氧化碳通过液态金属管而起作用,而且它的设计很容易与排放源整合。
01-19
科学家利用普通家用清洁剂改善核聚变反应堆性能

科学家利用普通家用清洁剂改善核聚变反应堆性能

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常见的家用清洁剂中含有的矿物硼,能够极大地提高一些聚变能源装置的能力,使其能够像太阳和恒星那样在地球上产生聚变反应所需的热量。
01-19
科学家利用凯夫拉纤维改进锂硫电池设计 容量是普通锂离子电池的5倍

科学家利用凯夫拉纤维改进锂硫电池设计 容量是普通锂离子电池的5倍

据New Atlas报道,锂硫电池的储能能力是目前锂离子解决方案的五倍,研究人员对锂硫电池有着浓厚的兴趣,密歇根大学的一个团队已经向实现其现实世界的潜力迈出了一步。这一突破取决于一种自然启发的膜,它克服了稳定性问题,为电池提供了“近乎完美”的设计,使其能够持续一千多次循环。
01-1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334 下一页

推荐阅读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