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宽松
在这十年间,没有一种经济政策像量化宽松一样,对世界经济产生如此广泛、深远的影响。量化宽松原本是应对严重金融危机的紧急政策,如今有可能变成刺激经济的常态。在美国于2014年结束量化宽松后,日本和欧盟又先后实施。有经济学家认为,量化宽松是饮鸩止渴,但也认为,大难临头,不采取极端应急措施,可能就一发不可收拾。
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中央银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等中长期债券,增加基础货币供给,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资金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开支和借贷,也被简化地形容为间接增印钞。
2008年9月中旬,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成自1929年以来全球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美联储于当年11月决定购买6000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开始实施第一轮量化宽松刺激措施,随后又于2010年11月、2012年9月启动第二、三轮量化宽松刺激措施。在第三轮量化宽松中,美联储不仅将每月购买债券额提升到850亿美元,还承诺将近似零的联邦基准利率至少保持到2015年。这是美国历史上史无前例最大规模的货币政策行动。
量化宽松给美国带来许多好处:稳定并推升了股市,提高了企业赢利、家庭净财富和通胀预期,刺激了投资和消费,降低了失业率,由此造成的美元相对贬值扩大了,从而帮助美国率先走出经济危机。
但是,量化宽松也被认为是“损人利己”,其恶果是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资产价格飞涨,致使大量投机者进入市场,对能源和有色金属类价格的影响更为巨大,新兴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缩水,进口大宗商品付出增加,从而导致“输入型通货膨胀”。
2014年10月,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美联储宣布结束量化宽松政策,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总共购买资产约3.9万亿美元。在注入数万亿美元流动性后,过去几年美国年均经济增速仍然保持在2%左右水平。
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的政策效果,可能会成为华尔街、世界各国央行以及经济学界未来数十年激烈争论的话题。从经济学原理来看,美联储的解释是通过此举压制利率并推动投资者买进风险资产,从而刺激贷款、支出、投资、经济增长和就业。不过,有关量化宽松政策的一些设想没有变成现实。
批评者认为,此举的危害,除了美国转嫁危机外,还可能导致通胀、美元贬值和市场扭曲。特别是出现美元下跌、美股上涨、黄金上涨、石油和大宗商品上涨,造成新一轮的动荡不安。
国际油价在2008年触底之后,于2014年创近几年新高,量化宽松是重要推手。有学者就量化宽松政策冲击下的能源波动和价格传导做了专门研究。2009-2013年的5年间,国际油价最低价格为每桶41.8美元,最高为每桶117.8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