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央企业将会迁至雄安新区?2017年如何提升央企发展质量和效益?治理“僵尸企业”将有哪些新举措?4月13日下午,国新办就2017年一季度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就中央企业经济运行中的热点话题,回答记者提问。
央企在雄安新区建设中要发挥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中央企业纷纷响应。据悉,已有中国石油、中国大唐、神华集团等近30家央企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制定雄安发展策划。
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说,央企要带头执行国家重要战略部署,按照中央发展规划,积极进行产业对接,在雄安新区建设中发挥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这个过程中,国资委将做好中央企业的引导、指导工作。
央企业绩“开门红”:态势稳中向好机遇与挑战并存
据沈莹介绍,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在去年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巩固了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开门红”。
从发展趋势来看,支撑中央企业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的因素比较多。一是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向好,工业品出厂价格连续7个月稳步上涨,预计后市价格趋于稳定。二是需求增长乏力状况有所改观,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持续加快,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加快实施,外贸进出口双双由负转正。三是企业预期明显改善,3月份PMI(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1.8%,连续8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大多数中央企业经营信心显著增强。
同时,沈莹指出,中央企业面临着很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一是国际市场不确定性较大,国际政治动荡加剧、贸易摩擦增多,汇率、大宗商品价格等波动加大,生产成本和融资成本上升的压力较大。二是中央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化解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等方面改革成本支出压力增大。三是受电煤价格上涨、火电上网价格下调以及市场化直供电增加等因素影响,煤电企业效益大幅下滑、亏损加剧。
“综合这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我们觉得机遇和挑战并存,稳中向好的态势会进一步巩固,但效益增速可能会有所放缓。”沈莹说道。
“双管控”、债转股:控制央企债务风险实现稳健经营
“今年3月末,中央企业的负债率是66.5%,继续下降0.1个百分点,中央企业的整体债务风险是可控的。”沈莹说在发布会上说,“我们会督促中央企业继续加强债务风险管控,努力实现稳健经营。”
她指出,债务风险管控关系到国有资本安全,一直是国资委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也有降杠杆的要求,债务风险管控是降杠杆的重要工作任务。
国资委在债务风险管控过程中综合施策,既要求企业通过深化改革、结构调整来提升盈利能力,也要求通过优化资本结构,增加直接融资,来降低负债率。对高负债企业,建立了债务风险管控体系,每年确定管控名单,明确管控目标,纳入考核,实行负债率和负债规模的“双管控”。今年国资委会继续加大力度,特别是在债转股方面,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央企业实施债转股,积极稳妥地降杠杆。
“三个一批”:处置“僵尸企业”止住央企经营“出血点”
沈莹介绍,处置“僵尸企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僵尸企业”占用大量资源,不产生经济回报,对企业来讲是一种资源消耗,极大制约整体效益的提升。因此,加快处置“僵尸企业”是提质增效的重要方面。
她说,国资委从去年年初开始,已经组织力量专门进行研究,对央企的“僵尸企业”、困难企业的情况做了摸底,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工作方案,经国务院同意已经印发。
据悉,“僵尸企业”的处置方式主要是采取“三个一批”的方式:一是兼并重组改造一批。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盘活“僵尸企业”可用资源,改造一批。二是通过加强管理提升一批,有的企业可能是由于人员过多,负债过多,管理不到位,出现失误,这种情况通过加强管理提升一批,让它能够走出困境。三是通过清理淘汰退出一批。少数企业确实通过各种办法都扭亏无望,没有发展前景,通过破产、清算或者说破产重整的方式退出市场。
沈莹指出,完成今年300户“僵尸企业”的处置任务,中央企业是主体,国资委发挥指导、督促、推动作用。目前,企业组织了专门的机构,出台方案,制定相应的措施,有一些企业已经取得了成效,也有一批“僵尸企业”平稳退出。国资委将在总结去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为今年效益提升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