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昨天,中国家电巨头“海尔”耗资7.6亿美元成功收购了新西兰顶尖家电制造商“斐雪派克”,半个月前,中国海南航空收购了法国蓝鹰航空48%的股权,这也是国内航空公司首个对欧洲航空企业的投资项目。
同样,今年秋天,东风汽车在瑞典建立第一家海外研发基地。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在全球各地并购建厂,是否很好地被当地人所接受?面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中国企业如何生存下来,发展壮大?
蓝鹰航空,法国第三大航空公司,主要经营北非和法国航线。中国海南航空公司并购了这家企业以后,一条连接亚洲、欧洲、非洲的航线网络将出现在海航人的面前,而一直以来,西欧航线都是这家企业的短板。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谭向东描绘了未来发展蓝图。
谭向东:我们的目的是发展更多的欧洲市场,通过我们之间的合作,扩大我们在欧洲的市场份额。同时,不仅仅单单是欧洲,想通过法国巴黎为跳板,再去开拓更多的非洲市场,这是我们合作初衷。
不仅是蓝鹰航空,新西兰顶尖家电制造商斐雪派克,也成为了中国海尔的收购对象,在瑞典汽车基地,一家中国的企业即将设立自己的研发中心。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数量同比增幅超过20%,而不能忽略的是,此时的全球经济依然在黑暗中徘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逆势上扬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专家王天龙:从外部看,当前全球经济很不景气,特别是受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影响,不少国外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它的资产价格在下降也正在寻求外部的参股和并购。一些国家的政府也降低了外资的准入门槛,实施了吸引外资的政策。从内部来看,这些年中国企业广泛的参与到了跨国生产的网络当中,但是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和营销服务网络,而跨国并购可以有效的与目标公司在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上进行合作,并且能够实现双赢。
中国企业在海外能够站稳脚跟,必须要有针对性的服务。前8个月,海尔集团海外市场终端销售额同比增幅达到28%。海尔集团电器产业有限公司中东非大区营销总监张庆福说,他们的设计考虑到了当地人的生活习惯。
张庆福:所有的产品我们设计为非洲出口的,必须先考虑宽电压,满足它这个电压波峰波谷的变化,有时候它可能在一百四五十伏,有时候可能会窜到接近三百伏。在这么高的一个电压变化中,你必须让你的产品正常运转,不能出现不工作了,或者被烧了等等这些问题,这也是我们在产品设计时做的工作。
目前,有2万家中国企业在境外市场忙碌,120万中国人在全球奔波。“中国资本”正成为全球投资领域令人瞩目的“生力军”。但是中国企业如何消除隔阂,更好融入当地,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走出去的中资企业想占领市场,并不困难。但是生存下去,发展壮大,这个目标有点麻烦。有着丰富海外工作经验的张庆福对此进行解析。
张庆福:有很多厂商他们做的工作就是,我只打价格战,别的我不干,你做的工作,你只打价格,最终结果一定会降低你的质量。会出现什么问题呢?会出现当地消费者的投诉,他会对“中国制造”产生负面想法、负面认识,这些负面认识会导致一些个体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团体,会认为中国的产品不好,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会给你制造麻烦。
要想改变“中国人只会搞项目,做工程”的片面印象,需要“走出去”的企业在做生意的同时,将企业经营管理和当地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给当地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家指出,也有不少中国企业很好地融入到当地,赢得了信任。
企业家:在孟加拉国,是一家中资民营企业,做服装做制衣。他当地雇佣了多少人呢?8000人,中方多少人呢?10个人。他每天都会拿出利润的5%回馈社会做公益慈善,比如说对当地孤儿学校进行定期的募捐,还准备购买20亩土地在周边居民要多建一个清真寺,满足当地宗教的要求,人家天天要到清真寺祷告的时候,会想着这是我们中国一家企业给他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