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进程的阶段性总是借助重大事件显现出来。在世界遭遇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中共十八大召开标志着中华民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5到10年,中国自身发展的势能将更加充分地释放扩散,更加深刻地影响世界格局与秩序的调整演变,人类文明进步将再次打上浓墨重彩的中国烙印。
世界经济将显三足鼎立
经济上,中国将实质性地缩小与美欧的实力差距,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将更加广泛、持久而深刻。
当下,世界进入后危机时代全面深刻调整新时期,各类国家不同程度地面临以深化调整来促进发展的艰难任务,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不同程度地经过长期经济虚拟化、产业空心化与财政债务化,在金融经济危机冲击下陷入调整困境。这些国家虽然拥有高科技优势,但面对全球市场化大环境和国内的高成本压力,谋求再工业化,重振实体经济,短期内属可望不可及。即使选择释放流动性,借助通胀,稀释债务,摊薄成本,可适度恢复经济活力与竞争力,但短时间内也难以改变其整体实力地位和民众生活水平相对下降的趋势。
经济危机带给新兴大国的挑战主要是环境与市场的紧缩压力,其低债务低成本等比较优势并未遭遇折损,施政空间相对充裕。随着这些国家普遍重视教育科技,其综合比较优势将日渐显现,从而在相当长时期内实现稳定发展,整体综合实力看涨的趋势短期不会逆转。
经过两个五年发展规划,中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逐步开启一个低能耗、高效益、大体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新时期。谨慎乐观估计,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结束时,中国GDP可望在2010年的基础上再次翻番,达到86万亿元人民币。若按1:5的美元人民币汇率折算,约为17万亿美元。世界经济将真正呈现中美欧新三足鼎立的局面。
在世界产业结构链条中,中国仍处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既是吸纳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设备和发展中国家原材料初级产品的大市场,也是优质廉价消费品和电子机械产品的供货方。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为中国对外投资与援助提供便利与支撑,促进拉美、非洲和中亚等资源富集国经济多样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财政状况亦可望继续保持稳健可控,为科技、教育、国防与社会保障等持续加大投入提供保障,促使中国的综合实力地位再上新台阶。
更高层级更趋复杂的良性互动
战略上,中国的地位与角色将实现历史性转型。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成为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与合作的重要力量。未来10年,中国将初步确立起世界级大国的综合实力地位,国际社会也期望中国更大程度地参与处理国际事务,在重大热点难点问题上更加主动地发挥作用,不再旁观风云变迁与潮起潮落。
固然,正如近年美国强势回归东亚、南海与东海钓鱼岛问题大幅升温所显示的那样,在金融经济危机激化各类矛盾、国家间关系回旋空间缩小的背景下,中国综合实力地位增强,势必引致其他国家,尤其周边邻国战略疑虑加深,导致围绕领海权益争端的摩擦升级,这种情况实属中国复兴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阶段。
中国的复兴是历史的宿命。一方面,中国要认识自身快速发展对全球和区域战略格局的冲击,在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重大利益的同时,顾及到其他国家的感受与需求,让它们逐步理解和学会如何与中国和平相处,共谋发展。另一方面,包括美日在内的外部世界也注意到,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与一个强大的中国共事也是不可回避的历史宿命。
显而易见,日益强大的中国难免对外部世界带来某种挑战,成为一些国家戒备防范的对象。但是,繁荣强大的中国必然带给世界更多机遇,也将带动其他国家的发展;坚持和平发展的中国必定成为大多数国家可依赖信任的对象,其日益强大的综合实力也将为维护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提供更多公共产品,在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时奉行更加理性克制的态度,对千百年强权政治传统形成有力制约,并对个别国家的极端冒险主义形成强有力威慑。
总之,随着未来10年中国继续发展壮大,中国与外部世界将在更高层级上展开更复杂的良性互动,推动中外关系的历史性转型与升级。
中外政治的多样均衡与和谐共存
政治上,中国软实力增强,推动世界秩序朝均衡和谐的方向调整重塑。
一是中国文化影响力持续增强。随着中国对外投资规模与质量同步提升,中外关系全面深化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合和文化特质将焕发特有的魅力,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并存与和谐发展。
二是中国将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参与推动全球和区域治理。中国在全球治理权力架构中的定位和份量将随着综合实力地位增强而有新的提升。从联合国安理会到IMF、世界银行等机构以及20国峰会等全球多边机制,从APEC、东亚峰会到上合组织等区域合作机制,中国在人力参与、物力提供、议题确定、规则制定等方面,发挥更具建设性和更加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是中国模式的内涵更加丰富。随着后危机时代世界步入调整新时期,市场经济体制全球化进程深化,效益成为衡量各国经济、政治、社会诸领域管理体制机制的最普遍性的标准。尤其在信息高度发达的条件下,总统制也好,议会制也罢,不管是民主党、自由党、共和党还是社会党、劳动党或共产党,体制优劣和执政合法性依据日渐趋同,即能否真正透明、廉洁、稳定、高效、利国惠民。
遭遇金融危机冲击后,西方发达国家普通民众开始质疑其传统民主政治体制,更多的西方有识之士开始理性看待中国政治体制和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中国模式成为众多国家探索自身发展道路的重要参照。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诸领域积累下不少复杂矛盾与问题,贪污腐败和贫富悬殊是其中最严重的两大问题,只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才能标本兼治。
未来10年,中国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将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政治制度的公开透明原则,探索强化党内民主监督的制度与路径,在中国特色民主政治体制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在政治领域开创中华文明建设新篇章,推动世界政治朝多样均衡与和谐共存的方向发展。
未来10年,只要中国实事求是,客观正视问题,冷静面对挑战,坚定改革创新,按既定路线走下去,就能促使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特别是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新的重大历史性变化。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