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页岩油气产量近年来快速增长。国际能源机构预测,到2035年美国将基本实现能源自给。这一推断忽略了供求规律和价格杠杆的作用,且容易被美国拿来作为在地缘政治对抗中的砝码——
国际能源机构近日发布报告称,预计到2017年美国将超越沙特成为全球最大产油国,到2035年美国将基本实现能源自给自足。这一推断的主要依据是近年来美国页岩油气产量增长迅猛。美国油气生产快速增长的势头和预期,不仅会改变目前的国际能源格局,也会使美国对外政策发生改变,国际地缘政治格局随之将受到巨大震动。
但是,国际能源机构这项预测似乎忽略了市场供求规律和价格杠杆的作用。按照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平均每桶100美元和每立方英尺8美元的价格,页岩油和页岩气的开采是有利可图的,投资回报丰厚,因而美欧等国企业蜂拥而至。但投资过多,开采量过大,势必会在未来某一个时间点上形成市场供应过剩局面。届时,国际油气价格肯定会走低,甚至大幅下跌,不仅会造成巨额投资亏损,生产企业或机构也将不得不减产甚至关闭油气井,面临倒闭风险。这样的实例在以往的国际市场上屡见不鲜。
页岩油气虽属于非常规油气,但仍是一次性消耗化石燃料,这种资源开采技术难度大、成本高,过去曾一直被认为是不可开发的能源。从技术上说,开采页岩气与开采页岩油并无本质区别,但页岩气与传统天然气基本相同,而页岩油的品质却远不如传统原油,加工冶炼成本更高。
由此看来,美国及全球页岩油气产量能否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尚存诸多未知数,美国因此成为世界头号油气生产国的推断自然也就缺乏依据。
巧合的是,在国际能源机构公布这项预测之后,沙特、科威特等国石油公司宣布未来将提高石油和天然气产量。此外,来自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显示,未来巴西、伊拉克的油气产量会增加。所有这些已经和尚未公布的传统油气投入产出增长预期,都对美国及世界其他地区成本很高的页岩油气预期开采构成了挑战。因为传统油气产量若大幅增加,意味着市场供应充裕,价格会显著降低,这就使开采成本很高的页岩油气失去价格竞争优势。
显然,国际能源机构有关美国能源实现自给自足可能性的推断值得推敲。这不仅是因为俄罗斯、沙特等传统油气生产和输出国仍具有很大资源开采潜力,以及国际市场和价格杠杆作用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还因为这项预测没有考虑世界各国目前正在大力开发的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加入能源供应行列后市场如何变化等因素,更没有考虑到采用水压破裂法开采页岩油气带来的水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后果,着实难以得到业界和市场的认可。
不过,国际能源机构的这一推断正值伊核问题新一轮谈判前夕,容易被美国拿来作为在地缘政治对抗中的砝码。假如美国在中长期内能够实现油气自给自足,并像预测报告中说的那样,除满足自身需求外还可以出口油气资源,那么美国等油气资源进口国对伊朗及中东油气资源的依赖随之降低,包括霍尔木兹海峡海运通道在内的整个中东地区的重要性就会显著下降,油气收益和经济发展所需资金也会大幅减少。如此这般,力量的天平就会倒向美国一方,这对于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来说,将会引发一场不小的震动。
目前,美国国内正在掀起一股开采页岩油气热潮,当地舆论还呼吁政府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或许这也是国际能源机构作出前述推断的根据之一。但是,这项预测推断最终能否成为现实,业界和舆论大多持怀疑态度。美国朝世界最大能源生产国方向转变的举动,究竟是一项长远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还是短期内着眼地缘政治的一项战术选择?又或者美国有意放弃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重筑传统油气能源结构,进而在全球拔得头筹,成为世界最大油气生产国,获取绝对竞争优势地位?随着时间推移,这个预言将会得到验证,谜底也会逐步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