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汇丰银行前几天刚刚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中国11月汇丰制造业PMI预览值升至50.4,时隔13个月后首次重返荣枯分界线以上,并创下13个月以来的新高。这给即将企稳回升的我国经济带来了福音,不过,寒冬之后的制造业仍然面临些许困境。
工信部总经济师周子学在24日在天津刚刚闭幕的第九届中国制造业管理国际论坛(CMMIF)上坦言,我国工业发展长期依靠高投入、高消耗,存在着发展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非常突出,已经进入到必须以转型升级、促进工业又好又快发展这样一个新的阶段。
经济气温回升是当前制造业转型的契机,正如当前钢铁、稀土等行业早已经开始了全行业的过剩产能淘汰,而我国制造业在面对将来发展过程中自然会面对如何发展的问题,爱波瑞管理咨询集团总裁王洪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当下我国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品质、成本、效率和研发等多种问题,而在当前“经济寒冬”之后,企业更应采取积极的策略。
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的制造业大国,也就是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强制造业,2011年年底,国务院印发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早已经将“十二五”期间工业转型升级提上日程,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依靠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依靠管理创新,只有两者紧密结合、相互渗透,才能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发展层次和整体水平。
经过近10年的积累,国内企业管理的后发优势开始显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东北工业集团推行精益管理5年,库存下降19%,生产效率提高了10%以上,质量损失率下降30%,提案改善节创价值1.2亿元。
面对制造业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党组书记尹家绪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当下经济形势不太好,更是应该抓好企业精益管理,必须结合企业现实和当前发展的形式来处理好企业、客户、员工三者之间的利益。
周子学表示,工信部组一直重视加强企业管理和管理创新。去年,我们发布了《“十二五”中小企业成长规划》,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列为一项重要的任务;组织实施了企业管理提升计划和信息化推进的工程。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长期存在的问题逐渐显露,例如品质、成本、效率、研发、人才等问题,同时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也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国内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不仅需要装备升级,在管理经验上也值得探索。